AI搜索正重塑互联网版图,成为行业新焦点。
近年来,AI技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渗透到搜索行业,引发了一场深刻的变革。美国企业Perplexity的估值飙升17倍,成为市场瞩目的焦点,而OpenAI与谷歌也相继升级了各自的搜索功能。在国内,百度、微信、微博等互联网巨头纷纷将AI搜索功能植入主站APP,意图在这场竞赛中占据先机。
据QuestMobile数据显示,截至今年3月,AI搜索在三大主要终端的月活跃用户总量已突破6亿大关,跻身四大亿级AI应用场景之列。在这场激烈的竞争中,轻量化突围成为各家的显著特征。2025年3月赛道TOP10应用中,有70%采用了In-App AI模式,依托主应用的庞大流量迅速普及智能搜索。百度、字节系、腾讯系以及微博智搜,凭借各自的优势,占据了行业的主导地位。
然而,随着开源大模型DeepSeek的出现,技术门槛大幅降低,众多AI搜索产品得以在短时间内迅速推出。尽管这加速了行业的繁荣,但也带来了产品同质化的挑战。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做出差异化,成为各家AI搜索产品突围的关键。
为了验证各平台AI搜索的差异,我们选取了百度AI搜索、抖音AI搜索、微信AI搜索、微博智搜四款主流产品进行对比测试。测试结果显示,即使是完全相同的问题,在不同平台上也会得到差异明显的回答。这背后,是各平台在数据喂养、算法优化等方面的不同策略。
百度AI搜索
微博智搜
微信AI搜索
抖音AI搜索
百度AI搜索(金价走势查询结果示例)
我们还从普通用户的角度测试了这四款AI搜索产品。在解决生活、娱乐中的通用性问题时,各平台均表现出色,但仍有差异。例如,在查询娱乐话题“田中圭出轨永野芽郁”时,微博智搜的回答最为详细,不仅按时间线列出了事件发展,还总结了关键争议点和影响,提供了全面的信息。而其他平台虽然也提供了相关信息,但在事件梳理和证据链呈现方面稍显不足。
随着AI搜索的逐渐大众化,整个互联网时代的流量分配格局也在悄然改变。用户需要的不再是海量信息,而是快速、精准的回答。传统搜索的“大而全”模式不再是优势,而内容平台则凭借各自的优势,在AI搜索时代抢占生态位。
微博通过“热搜+智搜”的模式,牢牢占据了热点传播这一重要生态位。智搜的推出,不仅放大了热搜生态的现有优势,还进一步强化了微博的热点生态位。与此同时,小红书、知乎、B站等平台也在各自擅长的领域构建护城河,为用户提供更具特色的AI搜索服务。
在这场围绕AI搜索的竞赛中,各平台都在努力将技术红利与自身生态独特性深度融合,以期在未来的竞争中脱颖而出。而资本市场对AI搜索的前景也充满期待,相关企业的股价持续攀升,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