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制造新蓝图:加速升级,迈向高质量未来

   时间:2025-05-15 14:48 来源:天脉网作者:沈瑾瑜

在青岛领智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线上,工作人员正紧盯着家电控制板的制造流程,确保每一环节都精准无误。

近期,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智能制造典型场景参考指引(2025年版)》,旨在为智能工厂的培育、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的选拔以及智能制造标准体系的建设提供指导,加速推动制造业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智能制造典型场景被视为智能工厂建设的基石,也是推动智能制造的基本单元。当前,我国制造业正通过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的深度融合,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方式重塑业务流程,加快转型升级步伐,为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支撑。

赛智产业研究院院长赵刚指出,《参考指引》的一大亮点在于强调智能化升级,特别是在大模型、智能体、机器人、数字孪生等人工智能技术在智能制造各环节的应用上,进一步明确了不同场景下的智能化应用方向,如设计创新、智能排产、动态调度和智能决策等。同时,该指引还围绕智能制造的工厂建设、产品研发等八个关键环节,强化了全链条业务赋能,并着力培育数字化设计与交付、大规模个性化定制、精准营销等新模式,推动制造业生产方式和产业模式的智能化变革。

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谢少锋介绍,工信部正加速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全方位、全链条普及应用,通过“点线面”协同的方式推进数字化改造。目前,已支持首批20个城市开展制造业新型技术改造试点。

在标杆企业的培育上,工信部已建成3万余家基础级智能工厂和230余家卓越级智能工厂,同时培育了1.46万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超过14万家,科技和创新型中小企业更是超过60万家。在线上推进方面,工信部针对电力装备、轻工、石化化工等重点行业,制定了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通过图谱化、场景化的方式推动这些行业的精准转型。工信部还在提升园区和集群的数字化水平上下了大功夫,通过打造高水平数字产业集群,持续开展工业互联网一体化进园区等活动,截至今年3月底,工业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的普及率已达到83.5%,关键工序数控化率为66.2%。

赵刚认为,《参考指引》的发布将有力推动制造业与人工智能等新一代数字技术的深度融合,加速打造智能制造的“升级版”,推动传统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加快未来制造模式的探索,促进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同时,还将推动工业软件、智能装备、智能机器人等新技术新产品的发展,培育新的生产力。

谢少锋透露,工信部将全面推进“点线面”改造,梯次推进“智改数转网联”,推动数字技术全方位、全链条融合赋能,以数字化转型推动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特别是大模型技术的突飞猛进,人工智能正加速融入制造业的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等环节。中建材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的副总经理王乔晨表示,大模型作为数字化进程中的重要技术迭代,将如同电气化、自动化、信息化一样,给制造业带来生产效率的指数级提升,重构行业业态。

据赵刚介绍,目前已有众多工业企业接入了如DeepSeek等模型,工业大模型应用平台已超过100个。电力装备、轻工、石化化工等重点行业的数字化转型正在加快推进,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的典型应用案例已达151个,企业的生产效率得到了大幅提升。

工信部表示,将持续推动制造业全流程、重点行业、重点产品的智能升级,加快超级智能终端的产业化、商业化进程。同时,还将开展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深度行系列活动和典型案例征集,通过遴选“十大行业、百大场景、千家标杆”,推动产业的智能化发展。

工业互联网作为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的产物,是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的关键支撑。近年来,我国深入实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工程,构建了网络、标识、平台、数据和安全五大功能体系,推动工业互联网体系化发展走在全球前列。目前,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已实现对41个工业大类的全覆盖,核心产业规模超过1.5万亿元,带动经济增长近3.5万亿元。

工信部信息通信发展司司长谢存介绍,工信部将以释放规模化应用效能为主线,加速工业互联网与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为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坚实支撑。未来,工信部还将加快出台推动工业互联网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性意见,打造“5G+工业互联网”升级版,并深化安全分类分级管理。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更多>同类天脉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媒体信息
新传播周刊
新传播,传播新经济之声!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隐私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