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朋友圈里频繁出现的少儿编程广告引发了家长们的一波焦虑浪潮。诸如“5岁孩童开发小游戏”或“小学生用Python完成家庭作业”的案例,让不少家长开始担忧自己的孩子是否在起跑线上就落后了。那么,家长们的这种焦虑究竟源自何处?何时才是孩子学习编程的最佳时机?
针对这一问题,教育专家指出,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在学习编程时应采取不同的策略。
学龄前儿童(3-6岁)并不适合直接进行代码编写。一位家长曾尝试为幼儿园的孩子报名Python课程,结果孩子连键盘都够不着。专家建议,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更适合通过编程积木和机器人玩具来培养解决问题的思维模式,而不是急于接触屏幕。
进入小学阶段(7-12岁),游戏化学习成为了一种有效的编程教育方式。有家长分享,自家侄子通过玩Scratch游戏,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循环、条件判断等编程核心概念。专家强调,这一阶段的关键是保持孩子的兴趣,而不是强迫他们背诵语法。
中学阶段(13-18岁)则是孩子们接触Python、C++等编程语言的好时机。重点中学的信息奥赛班之所以竞争激烈,是因为获奖者能在升学时获得降分录取的优惠。然而,专家也提醒家长,要帮助孩子平衡文化课与编程学习的关系,避免偏科。
至于成年人,学习编程同样大有可为。一位网友分享了自己的经历,他在28岁时转行学习前端,如今年薪已超过30万。专家指出,成年人学编程的优势在于目标明确,但时间相对碎片化。不过,如今线上课程灵活多样,适合利用业余时间学习。
那么,到底有没有所谓的“最佳年龄”来学习编程呢?专家表示,没有绝对的“最佳年龄”,只有“最适合的时机”。如果非要给出建议,他们认为10岁左右的孩子可以开始接触可视化编程,14岁后则可根据兴趣选择编程语言。成年人转行学习编程时,建议选择就业前景好的方向,如Web前端。
专家还给家长和成年学习者提出了一些建议。对于家长来说,不要被培训机构的焦虑营销所影响,应先观察孩子是否对编程感兴趣。可以尝试购买编程机器人等产品作为试水,而不是盲目砸钱报班。对于成年人来说,选择包含实战项目的课程更为重要,这样在学习结束后能拥有作品集,为求职增添筹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