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厦门钨业在其2024年度及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说明会上,对外披露了钨业市场的现状与前景。公司董事长黄长庚在接受采访时,深入探讨了钨在全球产业中的地位及其供需态势。
黄长庚指出,钨作为一种战略金属,在全球范围内均被赋予极高的重视。其特殊之处在于,不仅战略意义非凡,而且与全球产业结构紧密相连。钨的消费特性表现为“硬消费”,即市场需求相对稳定,不易受价格波动的影响。因此,钨的价格主要由其供应与需求的平衡状况决定。
中国作为钨资源的主要生产国和消费国,其在全球钨业市场中的地位举足轻重。据美国地质调查局的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钨矿产量达到约6.7万金属吨,占全球总产量的82.7%。黄长庚表示,由于中国对钨矿开采实行配额制,因此矿端产能的快速增长并不现实。
在谈及钨的应用领域时,黄长庚提到,厦门钨业近年来积极拓展钨在光伏用钨丝、特种领域等新兴产业中的应用,取得了显著成果。特别是在光伏领域,用于切割硅片的钨丝,为全球钨需求贡献了5%-8%的增量。然而,需求的快速增长并未得到供应的及时响应,导致短期内供需失衡,钨价在近几年维持在较高水平。
尽管当前钨业供应紧张,但黄长庚对钨业的中长期市场前景持乐观态度。他认为,随着光伏等新兴产业对钨需求的持续增长,钨业景气度有望进一步提升。
黄长庚还介绍了钼的市场情况。他表示,钼主要用于不锈钢领域,其产业链的核心价值在于深加工。近年来,由于铜价高企,矿业公司更倾向于开采高品位铜矿或扩大铜产能,导致伴生钼的产量被动增加,进而影响了钼的价格走势。近两年,钼价略有下降,这与铜价上涨及伴生钼产量增加密切相关。
在谈及厦门钨业在钼领域的布局时,黄长庚表示,公司将继续深化钼的深加工,通过提高产品附加值,进一步巩固和提升公司在钼产业链中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