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钨业董事长黄长庚近日在公司业绩说明会上透露了公司的发展战略与未来规划。他表示,厦门钨业在过去五年的迅速崛起主要得益于能源新材料的推动,而展望未来五年,公司将转向依赖钨和稀土的深加工及应用领域,以此作为新的增长引擎。
在稀土功能材料方面,黄长庚强调了磁性材料在稀土永磁电机、工业机器人及人形机器人等新兴领域的应用潜力。他透露,厦门钨业正在积极研发相关产品,以期在这些新场景中占据一席之地。
黄长庚还提到,公司在硬质合金切削工具领域正在经历从传统销售模式向提供整体解决方案和服务的转型。他透露,公司可能会通过兼并或收购等方式加速这一转型过程,并计划在夹具领域加大投入,以推动该板块的发展。
在资源保障方面,黄长庚表示,厦门钨业目前钨资源的保障率为20%,但公司未来计划将这一比例提升至70%,以确保资源的稳定供应。
除了钨和稀土材料,厦门钨业还在能源新材料领域进行了广泛布局。黄长庚指出,公司正在关注固态电池技术和储氢等氢能技术,并已研发储备了硫化锂技术。他认为,国内氢能产业未来市场规模有望突破万亿元大关,但固态氢的运输和催化剂的开发仍是当前面临的主要挑战。
黄长庚还强调了循环利用的重要性。他表示,厦门钨业的所有产业都涉及稀有战略金属,因此循环利用是公司无法回避的重要课题。
在国际贸易局势多变的背景下,黄长庚透露,厦门钨业已提前布局,因此受国际贸易局势的影响相对较小。他指出,公司2024年的出口金额约为54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16%,且出口业务的毛利贡献略高于国内业务。公司的出口市场主要集中在东盟和欧洲等地,而出口到美国的产品比例并不高。
为了应对市场变化,黄长庚表示,厦门钨业早在2019年就在泰国投资建设了800吨硬质合金棒材项目,该项目主要针对美国和东盟市场。他透露,该项目的总投资约为1.9亿元,投产后效益显著,平均投资回报率超过20%。
展望未来,厦门钨业正在泰国推进二期项目建设,计划扩大硬质合金产能,并拓展钨粉、碳化钨、数控刀片及整体刀具等业务,以期在海外建立更加完整的产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