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文创品牌铜师傅冲击港交所IPO,雷军系资本深度布局
近日,铜文创领域的佼佼者——铜师傅正式向港交所递交了上市申请书,标志着这家备受雷军青睐的工艺品牌即将踏上资本市场的征途。铜师傅,自2013年成立以来,便以铜质文创产品的设计、研发、生产和销售为主业,逐渐在行业内崭露头角。
雷军系资本在铜师傅的股权结构中占据重要地位,顺位资本和小米集团分别作为第一和第二大机构股东,持股比例合计超过20%,显示出雷军对该品牌的深厚信心。这也是雷军在文创工艺领域投出的首个IPO项目。
然而,铜师傅的上市之路并非一帆风顺。从招股书披露的数据来看,公司业务高度依赖铜质文创产品,这一品类收入占比高达97%,其他如银质、黄金、木质文创产品以及塑料潮玩等尝试性业务尚未形成有效的第二增长曲线。这种业务结构单一的问题,无疑增加了公司的经营风险。
铜师傅在销售渠道上也表现出较高的依赖性,线上直销占比高达70.5%,线上经销商收入占比则从2023年的10.3%降至6.7%,线下渠道同样面临收缩压力。经销商打款意愿的显著降低,从2023年的0.11亿元下滑到2024年的0.05亿元,进一步凸显了公司的渠道困境。
尽管面临诸多挑战,铜师傅在营收和利润方面仍展现出一定的增长潜力。招股书显示,公司2022年至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5.03亿元、5.06亿元和5.71亿元,毛利率和净利润也呈现逐年上升趋势。然而,这种增长是否足以支撑公司突破当前的业务瓶颈,仍有待观察。
在文创产品日益同质化的今天,铜师傅也在积极探索差异化发展路径。公司创始人俞光曾表示,要向泡泡玛特学习,打造传统题材的潮玩产品。然而,这一策略能否成功,还需看铜师傅能否在保持传统工艺精髓的同时,融入更多现代审美元素和创新设计。
雷军系资本的深度布局,无疑为铜师傅的上市之路增添了几分看点。然而,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自身的业务瓶颈,铜师傅能否成功“上岸”,还需看其能否在保持传统优势的同时,实现业务结构的多元化和销售渠道的拓展。
值得注意的是,铜师傅在IP开发方面虽有所尝试,但仍需加强原创性和稳定性。公司虽已与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美术学院等机构达成IP授权合作,但原创IP数量的波动和对总收入的贡献度下降,都表明公司在IP构建方面仍有待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