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AIIPO在即,微软或弃股换技术权,AI巨头未来何去何从?

   时间:2025-05-13 11:49 来源:天脉网作者:钟景轩

OpenAI与微软正深陷一场关乎数十亿美元合作未来的高风险谈判,此次协商旨在为OpenAI的首次公开募股(IPO)铺路,并确保微软能持续获取前沿AI技术。

谈判的核心聚焦于两大议题:OpenAI向营利性模式的转变,以及微软在这一转变中的关键角色和回报。微软作为OpenAI的主要投资者,已投入超过130亿美元,正寻求在OpenAI重组后获得相应的股权比例。

双方正在修订2019年签署的合作合同,该合同原本将于2030年到期,涉及微软对OpenAI知识产权的访问权限以及产品销售的收入分成。据消息人士透露,微软提出放弃部分重组后OpenAI营利业务的股权,以换取2030年后新技术的使用权。

OpenAI首席执行官Sam Altman曾明确表示,公司的目标是开发超越人类能力的通用人工智能(AGI)。这一雄心勃勃的计划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以推动企业扩张和IPO计划的实施。为此,OpenAI上周放弃了引发争议的剥夺非营利董事会最终控制权的计划,转而选择将业务部门转变为公共利益公司(PBC)的模式。这一模式旨在平衡社会公益与盈利,已被竞争对手Anthropic和埃隆·马斯克的xAI所采用。

然而,OpenAI的扩张计划并非一帆风顺,其与最大投资者微软之间的关系也出现了一些裂痕。尽管双方仍保持着密切的合作,微软将OpenAI技术集成到其软件产品中,并提供大量计算资源用于AI模型的训练,但OpenAI的竞争举措引发了双方的紧张关系。OpenAI正在积极向企业客户推广AI产品,并与日本软银、拉里·埃里森的Oracle等公司合作,打造名为“星际之门(Stargate)”的庞大计算基础设施。

一位微软的高级员工表示:“摩擦部分源于风格。OpenAI对微软说,‘给我们钱和计算资源,别管我们,跟着我们一起享受旅程就行了。’这自然会导致紧张关系。”对此,OpenAI方面回应称:“微软仍希望转型成功。情况尚未失控,也非公开对抗。这是一场艰难的谈判,但我们有信心达成协议。”

自2015年由Sam Altman、埃隆·马斯克等11人创立为非营利性组织以来,OpenAI一直在探索营利性业务的可能性。2019年,OpenAI推出了营利性子公司,允许外部投资者以未来利润分成并设置上限为条件进行投资。然而,随着投资者对明确回报的期待增加,OpenAI不得不考虑更加传统的营利性组织模式。

近期,OpenAI从软银、微软、Thrive Capital和Altimeter Capital等风险投资公司筹集了大量资金。然而,这些融资协议明确规定,投资者将在OpenAI转为公共利益公司后获得相应股权比例。若OpenAI未能完成这一转型,投资者可能会选择收回部分或全部资金。因此,转型为更传统的营利性组织成为了筹集巨额资金的必要条件。

然而,OpenAI向公共利益公司转型的计划并非一帆风顺。尽管公司承诺通过赋予非营利董事会在新公共利益公司中的大量股权及提名董事的权力,确保其业务部门最终由非营利董事会控制,但这一举措并未平息批评者的质疑。他们认为OpenAI正优先追求利润,偏离了其造福人类的初衷。甚至,前OpenAI员工Page Hedley指出,转型计划可能破坏公司的使命,导致“通用人工智能带来的巨大财富和权力从公众转移至OpenAI的投资者”。

特拉华州总检察长Kathy Jennings也表示将审查OpenAI的转型计划,以确保其符合特拉华州法律,并与OpenAI的慈善宗旨一致。面对监管审视和法律风险,OpenAI的转型之路充满了不确定性。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更多>同类天脉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媒体信息
新传播周刊
新传播,传播新经济之声!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隐私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