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期的一系列科技盛会上,科技巨头们纷纷推出了全新的AI智能体产品,标志着智能体技术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高潮。联想集团、IBM和微软等科技巨头竞相抢占智能体前沿,预示着智能体爆发元年的到来。
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杨元庆在2025联想创新科技大会(Tech World)上,隆重发布了天禧超级个人智能体和乐享企业超级智能体。据杨元庆介绍,相较于联想上一代的小天智能体,天禧超级个人智能体实现了重大升级。小天智能体仅与PC捆绑,而未来的超级智能体将与个人捆绑,能够使用个人所有设备上的数据,在保障安全和隐私的前提下,达到L3(协作级)水平,自主处理各类任务。这一变革标志着智能体从设备依赖向个人依赖的跨越。
联想同步发布了四款搭载天禧个人超级智能体的设备,包括AI元启版moto razr折叠屏手机、AI元启版Yoga平板、全球首款卷轴屏AIPC ThinkBook和3D拯救者AR智能眼镜。这些设备与天禧超级个人智能体无缝衔接,为用户提供了全新的智能体验。
在乐享企业超级智能体的发布环节,“联想乐享壹号”机器人走上舞台,展示了其强大的功能。这款机器人搭载了联想乐享超级智能体,拥有数字人和“硅基生命”两种形态。据杨元庆介绍,这款超级智能体了解联想几乎所有业务部门、岗位的工作内涵,对联想的业务无所不知。它能够跨设备、跨平台调用企业各部门、各区域的数据和信息,自主编排步骤,自动执行任务,堪称“员工之集大成者”。
与此同时,IBM在IBM Think 2025大会上推出了一套完整的、企业就绪的智能体工具。这套工具包括可在五分钟内构建AI智能体的平台,非技术用户也可以轻松集成、定制和部署基于任何框架构建的智能体。IBM还提供了预构建的专业领域智能体和处理简单操作的效用智能体,以及帮助实现复杂项目所需的多智能体、多工具协调的智能体编排工具。
微软也不甘落后,更新了AI生产力工具Microsoft 365 Copilot。这款工具将网页、工作内容等整合成一个为工作设计的全新系统,提供了两个全新智能体研究员和分析师角色,以及重塑工作流的Notebook、涵盖所有应用程序的全新综合搜索功能和辅助设计的创作功能。
AI智能体的全新定义也随之而来。AI智能体是一种能够自主理解、规划并执行复杂任务的软件程序,由大语言模型驱动,可根据需要调用各类工具、其他模型及系统,与之交互以实现用户目标。与传统的AI助手相比,智能体只需用户下达一项高层级任务,便能自主规划完成路径。
联想在Tech World大会上首次提出了超级智能体的概念,并将其定义为个人与企业的“认知操作系统”。这一变革标志着人工智能从工具型助手向全场景智能伙伴和“人工智能双胞胎”的跨越式进化。联想定义了超级智能体的三大功能:感知与交互、认知与决策以及自主与演进。这些功能使得超级智能体能够实时捕捉用户状态与环境信息,精准解读和响应用户意图,调用跨设备、跨生态的知识库进行决策,并自主规划和执行任务。
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是贯穿这三大功能的基座。联想表示,在保障用户数据安全和隐私的前提下,超级智能体将为用户提供更加智能、便捷的服务。
科技巨头们加快推进AI智能体业务的背后,是业界对于AI智能体迎来爆发拐点的共识。微软发布的《2025年度工作趋势指数报告》预测,未来的两到五年内,每一家公司都将转变为前沿公司,由人类和智能体组成混合团队,每一名员工都将成为智能体主管。Gartner预测,企业软件中整合自主型AI的比例将从2024年的不足1%跃升至2028年的33%,超过15%的日常工作决策将交由AI智能体自主完成。IBM商业价值研究院的调研报告显示,未来两年,企业对AI技术的投资将翻两倍以上,大多数受访CEO表示正在积极采用AI智能体,并为大规模应用做准备。
业界普遍认为,2025年将迎来AI智能体的爆发。这一判断与大语言模型等技术领域的突破息息相关。智能体的核心在于自主性和规划能力,需要具备逻辑推理、工具调用和执行任务的能力,并实现高速、规模化的运作。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AI智能体将在各个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人们生活和工作中的得力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