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税战阴霾下,外贸城市表现各异,广州异军突起
近期,对主要外贸城市前四个月出口数据的审视揭示了一幅复杂的图景。在众多城市中,广州的表现尤为抢眼,其出口额同比增长了29.6%,远超北京(4.8%)、上海(13.78%)、苏州(10.3%)和宁波(15.6%)等城市,成为外贸领域的佼佼者。
广州外贸的强劲增长,不仅令人对其经济韧性刮目相看,也引发了外界对其此前遭受网络非议的反思。数据显示,广州外贸进出口总额在前四个月达到4002亿元,同比增长17.6%,增速远超全国及广东省平均水平。
珠三角九大城市的外贸数据中,广州、东莞、珠海等城市表现尤为突出,其中广州的出口增速更是一骑绝尘。广州的外贸增长不仅得益于传统市场的稳定,更受益于全球新兴市场的强劲需求,尤其是对“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进出口额大幅增长28.5%。
深入分析广州出口大增的原因,机电产品和高技术产品成为出口的主力军。电动汽车、光伏产品、锂电池等“新三样”的出口值增长24.5%,显示出广州在高科技领域的强劲竞争力。同时,船舶等传统产业的出口额也实现了显著增长。
从市场主体来看,广州的民营企业在外贸领域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小鹏汽车、希音、抖音等知名企业的出口表现尤为突出,成为拉动广州外贸增长的重要力量。一季度,小鹏汽车出口量同比大增370.4%,稳居造车新势力榜首。希音和抖音等跨境电商平台也带动了大量广州产品的出海。
然而,与外贸的火热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广州的传统制造业仍面临挑战。作为全市第一大工业产业的汽车制造业,一季度产量同比下滑7.6%,成为拖累工业增长的主要因素。化学原料药产量也同比大幅减少36.7%,对广州工业经济造成了一定压力。
尽管面临挑战,但广州的部分新兴产业仍展现出强劲的增长态势。民用钢质船舶产量同比大增73.3%,原电池产量增长40%,家用电冰箱产量增长51.4%,集成电路产量增长44%。这些数据表明,广州在新兴产业的布局和发展上取得了显著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