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汽车风波不断,雷军如何应对信任危机?

   时间:2025-05-09 07:47 来源:天脉网作者:赵云飞

近期,小米汽车因一系列争议事件被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尤其是其SU7 Ultra车型引发的两大风波,更是让品牌形象遭受重创。

5月7日深夜,小米汽车官方针对SU7 Ultra车型的两项争议发布声明并致歉。第一项争议是关于“排位模式”的解锁问题。新版车机系统对车辆动力输出进行了限制,车主需达成特定赛道成绩才能解锁全部马力,这一举措引发了车主们的不满,认为这是对消费者权利的不尊重。

第二项争议则聚焦于SU7 Ultra的碳纤维挖孔机盖。有博主和车主通过实验发现,该设计在实际使用中并不能有效引导空气至刹车系统或产生下压力,散热效果也不明显。这让花费4.2万元选装该配置的车主们感到愤怒和失望。

关于碳纤维挖孔机盖的设计初衷,小米汽车解释称,这是为了迎合消费者对原型车纽北刷圈时霸气双风道的喜爱。然而,在电动车无需过多散热、且SU7 Ultra整备质量较重的情况下,这一设计显得多余且误导消费者。

此次争议也引发了公众对小米汽车是否存在虚假宣传的质疑。汽车前脸通风口的设计在燃油超跑中用于散热和增加下压力,但在电动车中则显得不那么必要。小米在营销话术中含糊其辞,未能清晰传达这一点,从而引发了消费者的不满。

事实上,小米汽车近期已经遭遇了多次负面事件。3月底,小米SU7发生重大车祸,导致三名大学生死亡,这一事件引发了公众对车企智驾技术的担忧,并促使相关部门加强监管。小米官方随后将“智驾”字样改为“辅助驾驶”,以避免误导消费者。

小米还被曝出要求员工日均工作11.5小时,未达标者将遭约谈。这一消息进一步点燃了公众的怒火,对小米汽车的品牌形象造成了负面影响。

这一系列负面事件导致小米汽车4月份的交付量同比下跌约3%,品牌形象和消费者信任度均受到严重打击。小米汽车需要深刻反思其营销策略和企业文化,以重建消费者信任并推动品牌持续发展。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更多>同类天脉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媒体信息
新传播周刊
新传播,传播新经济之声!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隐私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