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匆匆结束,对于众多亚马逊平台上的卖家而言,这个假期可谓波折不断。先是遭遇了亚马逊的大规模账号审查,随后又面临多项新规的挑战,加之关税的持续影响,让卖家们倍感压力。
事实上,每当亚马逊收紧政策,那些未能及时适应变化的卖家往往首当其冲。然而,对于那些能够灵活调整策略、顺应形势的卖家来说,这反而成为了淘汰竞争对手、提升市场份额的良机。
近期,亚马逊美国站和欧洲站出现了新变化:商品标题中的品牌名称被隐藏。即便卖家在标题中明确标注了品牌名,前台显示时仍会被系统自动隐藏。这一变化在美国站早已实施,近期正逐步扩展至欧洲站进行测试。
品牌名被隐藏,对于小型卖家而言,或许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与大品牌的直接竞争。但多数卖家认为,这削弱了品牌在消费者心中的认知度和影响力,不利于产品的长期发展及用户粘性的培养。
与此同时,亚马逊又推出了另一项新规:月销量50以下的商品数据也开始公开透明化。之前,月销低于50的商品销量数据是保密的,但现在,这一数据对消费者完全开放。该数据反映的是过去720小时(30天内)的销量数,并非实时数据,存在一定的滞后性。消费者在面对10+、20+的销量标签时,往往选择更加谨慎,更倾向于购买销量较高的产品,这无疑加大了新品或小众产品的突围难度。
面对这一变化,卖家们需采取积极应对措施,如合理定价和运营,利用优惠券、Prime专享折扣等手段争取初期销量;优化产品展示,突出核心卖点,提高点击率和转化率;同时,提升产品质量与服务,增强消费者信任,减少差评和退款率。
亚马逊在美国站还推出了TIC直接验证新规,部分品类产品的合规必须通过亚马逊认可的检验、检测和认证机构进行直接验证。这意味着传统的自行上传合规报告模式将不再适用,卖家需及时调整合规流程。
该新规目前主要在美国站实施,后续可能扩展至新站点,主要涉及电动交通设备、膳食补充剂、眼科药物商品等品类。卖家需密切关注亚马逊的政策动态,确保产品合规。
在欧盟电池法规即将生效的背景下,亚马逊再次提醒在欧盟销售电池或含电池商品的卖家,尽快完成电池EPR注册并提交,以避免商品下架风险。注册周期通常需要2-3个月,且随着卖家增多,注册时间可能变长,审核延迟。因此,卖家务必在截止日期前完成注册和提交。
另一方面,亚马逊对Vine计划评论政策进行了重大调整,彻底堵住了卖家通过拆分变体、合并评论来快速积累评价的“捷径”。新规定下,无论卖家拆分成几个变体后合并,只保留最高注册层级对应的评论数。同时,系统会自动筛选“质量最高”的评论,这意味着卖家需要重新规划ASIN合并策略。
然而,也有好消息传来。亚马逊欧洲站自2025年5月15日起,针对服装、配饰、背包和手提包等包裹类商品进行了物流费用调整,下调了大多数包裹类商品的配送费用,并免除了背包和手提包等退货率高的品类的退货处理费。这一变更有助于卖家降低物流成本。
亚马逊品牌分析功能中又新增了一个新板块——“买家历程”,该板块已在美国站上线。卖家可以借此深入了解买家与品牌的关系,把握各阶段关键数据,针对性地与不同买家细分群体互动。
最后,亚马逊墨西哥站正式上线了“欧洲专区”,用户无需创建新账户,即可直接购买超过3000万件来自欧洲的商品。且商品价格已含税费,订单金额低于一定金额的多数商品无需额外支付费用。这一变革为跨境卖家提供了无需本地库存即可触达拉美市场的机会,同时可借助欧洲供应链差异化避开墨西哥本土价格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