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互联网行业迎来新纪元:2024年组网加速,核心环节迎来发展机遇
卫星互联网,作为卫星通信领域的热门方向,正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潜力。这一技术利用卫星转发器,实现了地球站之间的通信连接,其独特的卫星中继方式,区别于传统的蜂窝通信模式。在低地球轨道(LEO)卫星系统方面,由于其传输延时小、链路损耗低、发射灵活、应用场景丰富以及制造成本相对较低等优势,已成为卫星互联网组网的首选方案。全球范围内,各国纷纷加入低轨卫星竞赛,中国更是积极布局,国有企业主导规划并发射超过2.6万颗卫星,GW星座、G60星链、银河Galaxy等多个星座计划相继启动。
卫星互联网产业链包含卫星制造、发射、地面设备以及运营服务四大关键环节。在卫星制造过程中,载荷与平台成本各占半壁江山,但随着批量化生产的推进,平台成本占比逐渐降低至30%甚至20%。卫星发射环节中,火箭成本占据了发射总成本的最大比例。地面设备则位于产业链的中游,包括地面站及终端设备,其价值量占比逐年攀升,至2022年已达到52%。卫星服务属于高度管制的行业,开展相关业务需获得工信部的运营牌照。
相控阵天线在低轨卫星与地面通信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与传统机械天线相比,相控阵天线具备多波束成形、快速扫描、波束赋形、抗干扰能力强以及系统可靠性高等优势。它分为无源和有源两种类型,其中,有源相控阵天线在小型化、轻型化以及波束指向精度方面表现更为出色。随着中低轨卫星星座的不断发展,相控阵天线在卫星通信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国内外厂商正积极推动其在卫星通信终端的应用。
在国内,国博电子、上海瀚讯、七一二、海格通信、铖昌科技、恪赛科技等公司在卫星互联网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这些公司分别在有源相控阵T/R组件、低轨卫星星座建设、专网无线通信、卫星通信全领域布局、相控阵T/R芯片以及毫米波段卫星通信用相控阵天线等方面展现出强大实力,共同推动中国卫星互联网产业的蓬勃发展。
卫星互联网行业的快速发展,不仅推动了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也为未来通信领域的变革奠定了坚实基础。随着各国在低轨卫星领域的持续投入和竞争,卫星互联网有望成为连接世界的全新桥梁,为人类社会带来更加便捷、高效的通信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