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糖行业头部企业保龄宝(002286.SZ)近日发布人事变动公告,董事长戴斯觉因个人原因辞去公司董事长、董事及董事会战略委员会主任委员职务。公告显示,戴斯觉仍为公司实际控制人之一,通过北京永裕投资管理有限公司间接持有公司2950.87万股,占总股本的7.75%。这位1995年出生的年轻掌舵者,自2021年3月接任董事长以来,带领公司经历了行业周期波动,如今其离职引发市场对管理层稳定性的关注。
保龄宝成立于1997年,作为中国功能糖领域首家上市公司,其客户涵盖伊利、可口可乐、元气森林等国内外知名品牌。2017年,公司通过股权转让引入永裕投资作为控股股东,戴斯觉由此成为实际控制人。但直至2021年,其才正式出任董事长,此前该职位由母亲邓淑芬担任。同年恰逢无糖饮料市场爆发,作为元气森林核心供应商的保龄宝业绩飙升,2021年营收达27.65亿元,净利润2.02亿元,均创历史新高。
行业红利期过后,代糖市场迅速降温。由于技术门槛较低,赤藓糖醇产能在2021年后集中释放,价格从最高点3.8万元/吨暴跌至2023年的9500元/吨,跌幅超75%。保龄宝糖醇产品毛利率随之从28.67%跌至-9.65%,2023年净利润较2021年下降73.23%。不过,公司通过调整产品结构、拓展海外市场实现业绩修复,2024年净利润同比增长105.97%至1.11亿元,2025年前三季度净利润进一步提升至1.34亿元,同比增长32.58%。
业绩回暖之际,控股股东永裕投资却陷入资金困境。公开信息显示,永裕投资自2024年起多次被法院列为被执行人,执行标的总额达2.88亿元。2024年9月,因未履行生效法律文书义务,永裕投资及戴斯觉被限制高消费;2025年9月,永裕投资更因违反财产报告制度被认定为失信被执行人。与此同时,另一实控人戴斯聪主导的增持计划也因资金问题停滞不前——原计划6个月内增持5%至10%股份,但截至2025年10月仅完成0.35%的增持比例,且两次延期后仍未继续实施。
管理层动荡已对资本市场信心产生冲击。公告发布后,保龄宝股价连续两日下跌,11月18日单日跌幅超6%,截至11月19日收盘报9.85元/股,较变动前累计下跌7.77%。对于高管频繁变动及实控人资金问题,公司尚未作出公开回应。市场分析认为,代糖行业产能出清尚未完成,叠加控股股东债务风险,保龄宝后续战略调整方向仍存不确定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