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云南西北部的横断山脉纵谷地带,怒江州以其独特的地理区位和民族风情吸引着世人的目光。作为我国唯一以江命名的地级行政区,这里不仅是中缅、中印和滇藏三大地理板块的交汇点,更是一片22个世居民族共同生活的文化沃土。在占全省边境线11%的450公里国境线上,53.2万各族群众共同谱写着民族团结的壮丽诗篇,其中少数民族占比高达89.31%,独龙族、怒族等特有民族与傈僳族、普米族等群体共同构成了多元一体的文化图景。
这片1.46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正在孕育一场别开生面的艺术盛会。由怒江州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与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共同主办的"石榴花开大峡谷"中国女诗人·画家采风活动,将于2025年9月21日至28日拉开帷幕。这场以"诗画传情,文艺筑梦"为主题的艺术行动,将汇聚来自全国的文艺精英深入怒江大峡谷,用笔墨丹青记录这里的自然奇观与人文底蕴。
参与本次活动的十位女艺术家堪称当代文艺界的璀璨群星。来自云南的海男兼具作家、诗人、画家三重身份,其九十余部跨文本作品不仅摘得鲁迅文学奖等七项国家级大奖,更被翻译成多国语言走向世界。北京诗人花语作为诗画艺术同盟会长,曾获华语十佳诗人等十余项荣誉,其策划的"秘境十二背后·水彩艺术展"等品牌活动在业界颇具影响力。同样来自北京的安琪作为《诗刊》社"新世纪十佳青年女诗人",已出版《极地之境》等12部诗集,其主编的《北漂诗篇》等作品集成为时代印记。
河北的施施然以主编《中国女诗人诗选》闻名诗坛,其作品被译介至英、日、法等六国,画作多次参展国际艺术交流。武汉作家阿毛的诗歌入选多种权威文集,部分作品已实现多语种传播。西安的三色堇作为陕西省文学院签约作家,已出版五部诗集并屡获省级文学奖项。同为西安的暖玉身兼服装设计师与诗人画家双重身份,其诗画作品常见于《光明日报》等主流媒体,并两度荣获该报艺术赛事二等奖。
云南本土艺术家在此次活动中占据重要席位。出版人海惠长期从事文艺图书编审,其策划的图书曾获"中国图书奖"等五项国家级大奖。杨荟作为鲁迅文学院学员,诗歌作品散见《人民文学》等核心期刊,画作多次亮相省级艺术展。赵晓梅的诗集《竖琴之声》荣获云南省文学艺术创作奖,小说《大河淌水小河满》摘得滇西文学奖。宋德丽的诗歌《神秘的乌蒙山》获第七届中国长诗奖,已出版《心如旷野的鸟》等五部诗集。
这场艺术行动的背后,是"中国女诗人画家走进新时代"品牌的持续深耕。该品牌自2024年3月创立以来,已成功举办云南师范大学采风、佳县行等系列活动,在诗画界树立起独特标杆。品牌发起人海男与花语表示,活动旨在构建农耕文明与现代美学的对话空间,通过深入基层采风,挖掘市井生活中的艺术灵性。参与者中既有青春诗会代表,也有鲁迅文学奖、海子诗歌奖等重量级奖项得主,她们将用诗歌与绘画的双重语言,记录怒江峡谷的晨雾暮霭、民族村寨的欢歌笑语,让艺术之花绽放在边疆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