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阿里巴巴成立26周年之际,旗下高德地图以一场战略级发布引发行业关注。8月29日,高德地图APP首页正式上线"高德扫街榜",这个基于用户导航行为、信用体系与AI算法构建的新型榜单,被视为阿里重构本地生活服务生态的重要棋子。
据内部人士透露,位于杭州西溪园区C区4号楼的百人项目组已连续奋战三个月,该团队由高德CEO郭宁亲自挂帅。在当日的发布会上,郭宁强调:"这份榜单的信用基石来自用户真实行为,任何刷分行为在导航数据面前都将无所遁形。"他同时承诺,扫街榜将坚持"零商业化"运营原则。
与常规消费榜单不同,高德扫街榜的排名逻辑建立在四个核心维度:导航到店频次、复购率、专程访问比例和用户群体多样性。系统每日更新的榜单包含"轮胎磨损榜"(专程到访)、"回头客榜"(高频消费)、"本地人推荐榜"等特色分类,覆盖餐饮、酒店、景区三大领域,未来计划延伸至户外运动等细分场景。
技术层面,该榜单依托阿里通义大模型实现全面AI化升级。通过分析用户导航轨迹、搜索记录、停留时长等行为数据,结合支付宝芝麻信用分进行双重验证。据技术团队介绍,AI风控系统可实时识别异常数据模式,确保评分体系的公正性。
伴随榜单上线,高德同步推出"烟火好店支持计划",宣布投入10亿元补贴用户到店消费。这一动作发生在市场监管总局约谈外卖平台次日,时机选择颇具深意。分析人士指出,相较于淘宝闪购百亿级的投入规模,高德此次补贴更显"精准打击"意味,旨在快速激活线下消费场景。
财务数据显示,高德地图在2025财年第三季度首次实现盈利,但其商业模式长期面临挑战。目前广告收入仍占营收60%-70%,但增速已从2022年的28%放缓至2024年的12%,且高净值品牌投放量同比下降15%。聚合网约车业务虽贡献收入,却因司机管理缺失导致投诉量激增,黑猫平台相关投诉超3.3万条。
本地生活服务领域的信任危机更为突出。今年以来,高德接连遭遇家电维修虚假报价、旅游门票造假等事件,上海消保委曾就此约谈企业。这些争议直接威胁到扫街榜的信任基础——用户是否愿意相信一个曾多次陷入诚信争议的平台所发布的榜单?
从战略层面看,高德正承担着阿里"内容化"转型的重任。尽管拥有8亿月活用户,但其工具属性导致用户停留时间短、互动率低。这与小红书形成鲜明对比:后者用户自发生产内容,2024年已实现10亿美元盈利,预计2025年将达30亿美元。而阿里过往在优酷、阿里影业等内容领域的尝试,大多未能突破电商基因的限制。
行业观察家指出,高德要实现从导航工具到消费决策平台的跨越,面临三重考验:如何改变用户"用完即走"的行为习惯;如何建立可持续的UGC内容生态;如何在阿里集团"效率优先"的文化中,保持榜单的独立性与公正性。这场转型战役的成败,或将决定高德能否成为阿里生态的下一个增长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