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深圳海上世界文化艺术中心迎来了一场备受瞩目的青少年艺术盛会——2025福布斯中国青少年艺术与创新论坛。在这场汇聚了艺术新锐与创新思维的论坛上,深圳QSI国际学校的少年艺术家黄朱青子(Tsingz Huang)成为全场焦点。她不仅以福布斯中国青少年艺术家唯一代表的身份,发表了题为《在秩序的深渊中,窥见万物之光》的主题演讲,还担任了圆桌讨论的主持人,展现了超越年龄的才华与格局。
黄朱青子的艺术创作始终贯穿着对自然、生命与宇宙的深刻思考。她的最新作品《斐波那契之渊》——一幅高达5米、宽2.2米的巨幅艺术装置,凭借其震撼的视觉表现力与数学逻辑的完美融合,荣获本届论坛评委会唯一特邀作品奖。参观者纷纷驻足,在这件充满哲学意味的作品前合影留念,感受艺术与科学交织的独特魅力。作品不仅延续了她对时间与空间的探索,更通过强烈的个体情感表达,传递出对生命本质的关怀。
这位少年艺术家的成就远不止于此。2024年10月,她凭借巨幅油画《逍遥游》摘得“福布斯中国青少年艺术家100”大赛金奖,成为该奖项历史上最年轻的获奖者。今年6月,她的作品及创作故事被选入深圳中考英语“艺术阅读理解”试题,覆盖15万考生。这一突破使她的艺术从个人表达升华为公共议题,激发了年轻一代对生态保护与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深入思考,实现了艺术价值向社会价值的转化。
在论坛演讲中,黄朱青子深入解读了《斐波那契之渊》的创作灵感。她提到,作品名称源自中世纪意大利数学家斐波那契,而数列本身(0, 1, 1, 2, 3, 5, 8, 13, 21, 34……)蕴含的“递归”逻辑——自我定义、自我生成——赋予了它独特的美学价值。当以数列中的连续数字为边长绘制矩形时,图形会逐渐趋近于黄金分割率,这一发现让她看到数学与艺术的深层共鸣。
“数学不是冰冷的公式,而是描述宇宙的诗篇。”黄朱青子在演讲中强调。今年年初,她萌生了将数学与艺术跨学科融合的念头,认为当代社会的复杂问题需要多学科协作解决。从人工智能到生物科技,每一个前沿领域都站在学科交叉的节点上,而她的创作正是对这种跨界思维的实践。
她进一步阐释,科学与艺术、理性与感性、自然与人文,看似对立实则同源。它们如同巨树的不同枝桠,共享着同一套生命密码。《斐波那契之渊》正是这一理念的微缩呈现,邀请观众通过凝视作品,感受万物互联的震撼,意识到自身也是宏大和谐系统中的一部分。
从《逍遥游》的精神超脱到《斐波那契之渊》的秩序探寻,黄朱青子的创作媒介与语言不断变化,但对世界的热爱与好奇始终如一。她表示,未来将继续在艺术与跨学科领域深耕,用画笔搭建文化桥梁,展现大湾区青少年的创造力与全球视野。这位深圳成长的少年艺术家,正以作品连接世界,传递生态、哲思与美的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