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民营经济乘“红色引擎”东风,党建领航下如何跑出发展加速度?​

   时间:2025-09-09 01:03 来源:天脉网作者:任飞扬

在贵州,一场以党建为引领的民营经济变革正在悄然发生。从产业园区到企业车间,从协同创新到服务升级,各地通过构建党建与产业深度融合的机制,为民营企业突破发展瓶颈、培育新质生产力开辟了新路径。

黔南州独山县轴承产业园的蜕变是这一变革的生动缩影。通过组建联合党支部,园区将分散的上下游企业凝聚成协同发展的产业共同体。这种“党建链”带动“产业链”的模式,不仅让园区成为西南地区配套最齐全的微型轴承生产基地,更推动规上企业总产值在2024年突破2.26亿元,成功跻身美的、小米等知名企业的供应链体系。

在锦屏经济开发区,服务专班模式展现出党建引领的另一种可能。针对飞诺电子科技这类初创企业,开发区通过党员骨干牵头组建服务团队,从技术攻关到市场拓展提供全方位支持。这家曾以小作坊形式运营的企业,如今已成长为贵州省专精特新企业,预计今年产值将达5000万元,印证了“党建强则发展强”的实践逻辑。

瓮安县的转型故事则揭示了党建引领下的资源重构路径。面对传统“挖矿卖石”的产业困境,当地政企携手通过技术创新实现磷化工产业链延伸。这种从资源依赖向价值创造的转变,不仅重塑了产业结构,更培育出“点磷成金”的新质生产力典范。

党建工作的创新实践正在重塑贵州的营商环境。各地打造的“企业之家”服务平台,通过选派党员干部担任服务专员,构建起企业诉求快速响应机制。这种“保姆式”服务模式,将行政效能提升与企业发展需求精准对接,形成“问题不出园区、诉求即时解决”的服务生态,有效增强了市场主体的投资信心。

福泉市的产业集聚现象进一步印证了党建引领的乘数效应。通过“党建链”串联产业链,当地成功吸引一批关联企业入驻,形成“引进一个、带动一批”的集群发展格局。这种组织优势向发展优势的转化,正在贵州多地催生出“党建强、发展强”的双强示范样本。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更多>同类天脉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媒体信息
新传播周刊
新传播,传播新经济之声!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隐私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