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市教育局与人社局携手启动了2025年度教师职称评审工作,这一消息于9月3日正式公布。此举标志着新一年度的教师职称评定流程全面拉开帷幕。
今年的教师职称评审工作呈现出两大亮点:
首先,继续沿用普通与基层两大评审体系。基层中小学教师职称采取“定向评价、定向使用”的原则,确保评审结果仅在基层学校内有效。
其次,实施了“1230”乡村倾斜政策。该政策针对在乡镇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满10年、20年、30年及以上的教师,在申报中级、副高级、正高级职称时,不受所在单位岗位结构比例的限制,为他们提供了更为宽松的评审环境。
对于正高级(含基层正高级)教师的评审,通知中特别强调了教育家型教师的培养导向。申报者需在县域内或更大范围内具有显著影响力,被公认为教育教学领域的领军人物或教育家型教师。正高级职称申报者还需进行面试答辩,答辩内容涉及工作情况、业绩成果及论文代表作等,形式包括个人述职和答题,答辩成绩将作为评审的重要参考。
对于申报中级、副高级职称的教师,如果提交了SCI(EI)论文、中文核心期刊论文或发明专利等申报材料,同样需要进行面试答辩,以验证其申报材料的真实性。
值得注意的是,教师若拥有发明专利,也可作为晋升职称的依据,这为教师的职业发展提供了新的路径。
2025年的教师职称申报流程分为两个阶段:8月下旬至9月中旬为单位竞评阶段,包括个人申报、学校评议及向县区推荐;9月下旬至10月中旬为县区向市上报职称推荐材料的阶段。
随着2025年教师职称评审工作的正式启动,广大教师们是否已经做好了准备?
对此,您有何看法?欢迎留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