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的文化地图上,展览总是如星辰般璀璨夺目。近期,随着上海博物馆埃及展的圆满落幕和浦东美术馆奥赛展的热度持续攀升,城市的艺术氛围愈发浓厚。而在松江泰晤士小镇,隐匿于钟书阁这一被誉为“最美书店”的空间内,一场别开生面的艺术盛宴正悄然绽放。
8月31日,一场名为“凤”的书法展在钟书阁拉开帷幕,这是由艺术家晏晓斐带来的为期一周的艺术盛宴。步入书店,楼梯转角、书架缝隙间,一幅幅书法作品仿佛与读者不期而遇,这种对空间的巧妙利用,营造出一种独特的“快闪”展览氛围,是风艺术空间与钟书阁携手打造的全新尝试。
此次展览,是风艺术空间“做减法”艺术展览模式的一次实践。艺术家不仅提供作品,更全程参与策划与执行,从构思展陈逻辑到现场挂画,再到展览期间的导览与交流,晏晓斐更是亲自为观众题字签名。在他看来,这种展览模式让艺术更加贴近生活,实现了“艺术生活化,生活艺术化”。
此次展览摒弃了传统意义上的策展人角色,而是由风艺术空间提供操作手册,艺术家自行筹备并现场布置。这一模式不仅降低了展览成本,更为艺术家提供了难得的展示机会。艺术家洪潮和陶滔此前也在钟书阁成功举办过展览,他们纷纷表示,这种展览模式让艺术更加接地气,成为读者阅读间隙的一抹亮色。
艺术内容的注入,不仅为钟书阁带来了人气,更实现了商业转化。据统计,展览期间客流量较非展览期提升了约35%,咖啡区的销量同比增长了45%,顾客在店内的平均停留时间也显著延长。这种“艺术+阅读+消费”一体化的场景,为书店带来了全新的活力。
风艺术空间的这一轻量化展览模式,正逐步走向更广阔的舞台。预计9月下旬,一场西藏唐卡艺术展将亮相钟书阁,未来还将推出青年艺术家扶持计划,举办儿童绘画展览等。同时,这一模式也将拓展至其他城市,徐汇滨江绿地缤纷城的钟书阁分店即将推出首展,北京、成都、深圳等地的钟书阁核心门店也将陆续引入这种“书店+艺术”的融合展览模式。
在上海,艺术正以更加多元的形态融入日常生活。无论是美术馆、画廊等专业空间,还是隐匿于书店中的“小而美”展览,都在为这座城市的文化地图增添着新的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