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新贵英发睿能IPO之路:业绩巨震后,能否抱紧隆基绿能稳住江湖地位?

   时间:2025-08-27 10:50 来源:天脉网作者:沈如风

光伏赛道风云变幻,英发睿能凭借技术迭代冲刺港交所

光伏产业,这一曾被视作新能源领域璀璨明珠的赛道,近年来却陷入了激烈的市场竞争与技术变革的漩涡。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四川英发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英发睿能”)以其快速的技术更新与产能调整策略,逐渐在行业内崭露头角,并于近日向港交所递交了上市招股书。

英发睿能,这家总部位于四川省宜宾市的企业,以其在全球N型TOPCon电池片市场的显著地位吸引了众多目光。据招股书披露,按2024年出货量计算,英发睿能是全球第三大N型TOPCon电池片专业化制造商,市场份额高达14.7%。同时,公司还荣获了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称号,并连续两年登上GEI中国独角兽企业榜单。

然而,光环之下,英发睿能也面临着不小的挑战。2024年,公司营收大幅下滑,净亏损高达8.64亿元,业绩高度依赖前五大客户,这些问题无疑为公司的未来发展蒙上了一层阴影。

英发睿能的创业历程,实际上也是张发玉家族的“二次创业”故事。张发玉,这位出身于安徽普通农民家庭的企业家,凭借敢闯敢拼的精神,从电视机零配件小作坊起步,逐步打造出了集电子、光伏电池、光伏电站、产业运营四大产业为一体的英发集团。而英发睿能,正是张发玉在光伏领域的重要布局。

如今,张发玉的子女已接过父辈的接力棒,成为英发睿能的核心管理者。36岁的张敏担任公司董事兼总经理,负责关键业务和运营事务的全面管理与决策。张杰则担任董事兼副总经理,公司董事长仍由张发玉担任。截至IPO前夕,张发玉家族通过直接和间接持股,合计控制公司49.1%的股份。

在英发睿能的发展历程中,技术迭代与产能切换是其成功的关键。公司从P型PERC电池片起步,迅速捕捉到N型电池片的市场机遇,加速发展了N型TOPCon电池片技术并建设生产基地。2024年,英发睿能果断“换道超车”,仅用一年时间就完成了从P型PERC到N型TOPCon的全面转型。

然而,转型之路并非一帆风顺。2024年,英发睿能的营收与净利润均出现大幅波动,营收同比下滑58.5%,净利润由正转负,亏损超8亿元。这主要是由于转型初期,N型TOPCon电池片的生产成本较高,而市场售价尚未稳定,导致公司毛利率大幅下降。

尽管面临诸多挑战,但英发睿能并未停下前进的脚步。公司继续加大在新技术和新产品的布局力度,与光伏巨头隆基绿能展开了深度合作。双方不仅在业务上有战略合作,还共同成立了合资公司,推动xBC电池片项目的落地。英发睿能还获得了隆基绿能关于N型HPBC电池片的12项专利许可授权。

然而,英发睿能的未来发展仍面临诸多不确定性。公司业绩高度依赖前五大客户,尤其是隆基绿能,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公司的经营风险。同时,存货暴涨、负债猛增等问题也给公司带来了不小的资金压力。截至2025年4月末,公司存货已涨至13.46亿元,总负债高达84.45亿元。

英发睿能的主要产品N型TOPCon电池片目前在行业内已经属于“大规模量产”阶段,未来很有可能会继续遭遇价格战。因此,公司需要持续布局电池片的新技术和新产品,以保持其在行业内的竞争优势。

英发睿能的招股书,不仅展现了其作为“技术新贵”的逆袭之路,也揭示了其在光伏赛道上所面临的种种挑战。未来,英发睿能能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成为下一个千亿级巨头,仍需时间给出答案。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更多>同类天脉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媒体信息
新传播周刊
新传播,传播新经济之声!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隐私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