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AI转型阵痛:油改电之路能否迎来破晓?

   时间:2025-08-23 23:48 来源:天脉网作者:朱天宇

在科技行业的风云变幻中,百度正经历着一场由内而外的深刻变革。作为互联网巨头的它,在AI时代的浪潮下,展现出了既矛盾又充满希望的图景。

2025年二季度的财报,为百度这幅复杂画卷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一方面,AI新业务如同破晓的曙光,照亮了前行的道路。非在线营销收入首次跨越百亿元大关,同比增长高达34%,其中,智能云业务作为主力军,以27%的增速,实现了65亿元的收入。这一系列数据,无疑是百度在AI领域深耕细作结出的硕果。

然而,光明背后总有阴影。百度传统核心业务——在线营销收入,已连续五个季度下滑,本季度更是同比下降了15%,至162亿元。这一趋势,如同一把利刃,直刺百度的“钱袋子”。与此同时,百度核心收入与净利润也分别出现了2%和34%的下滑,经调整EBITDA同比下降26%。这些数据,无一不在提醒着人们,百度正处于转型的阵痛期。

百度在AI领域的激进探索,尤为引人注目。百度搜索业务负责人罗戎坦言,百度是全球范围内在搜索AI化方面最为激进的企业之一,正以前所未有的决心,用AI答案全面替代传统链接。截至7月,AI生成内容已覆盖超过64%的移动搜索结果页面,这一比例远高于谷歌,彰显了百度在AI搜索领域的领先地位。

但正是这份激进,引发了市场的担忧。短期内,传统搜索业务营收的稳定性与AI高价值潜力的释放之间,形成了鲜明的矛盾。百度关于AI搜索、自动驾驶、云计算的宏伟蓝图,全部建立在广告收入承压的基础之上。理想丰满,现实骨感,市场对百度下一季度的预期并不乐观。

面对市场的质疑,百度在财报电话会上首次详细阐述了AI商业化计划和进展。百度强调,AI搜索功能能够显著提升用户体验,从而扩大广告库存,推动业务从CPC模型向CPS模型过渡,为未来提供更大的变现空间。二季度,百度已初步测试了AI智能搜索的变现能力,并展现出积极的前景。

然而,罗戎也坦言,预计短期内,相关业务收入、利润仍将面临巨大压力。百度在AI搜索叙事上,与谷歌选择了截然不同的道路。谷歌偏向保守,通过逐步嵌入生成式AI能力,保持原有广告模式的有效性;而百度则更为激进,要用技术全面颠覆搜索,探索新的商业化路径。这是一场高风险、高回报的赌博。

百度的困境,源于内外交困。外部,社区、短视频平台的崛起,不断蚕食其搜索市场;内部,营收结构单一,抗风险能力较弱。其他互联网大厂在维稳主业务的同时,试水新业务;而百度则陷于双重摇摆,传统业务不稳,新业务短期难见回报。唯一确定性的增长亮点是AI智能云,企业云订阅收入持续增长,尤其是人工智能基础设施的订阅收入,同比增长超过50%。

李彦宏在内部演讲中反思,百度“起大早赶晚集”的根源在于“不聚焦”。近期,百度明确收缩战线,减少边缘化产品投入,将重心放在追求效率和商业化上。然而,值得注意的是,百度在研发上的单季度投入相比2023年初减少了近25%,这可能对其在大模型市场的技术领先性产生影响。

百度当前正处于老城改造的关键时期。短期内,部分业务将受到影响,收入波动、模式调整、用户习惯迁移等阵痛在所难免。但一旦新路网和新商圈建立起来,百度的整体价值将远超从前。在这个“过渡期”中,百度需要管理好市场预期、优化产品体验、探索可行商业化路径,让市场看到“短期牺牲”的价值所在。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更多>同类天脉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媒体信息
新传播周刊
新传播,传播新经济之声!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隐私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