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浙江桐庐县严陵山西侧,藏有一处风景如画的胜地——七里滩,又名七里泷、七里濑。这里山势险峻,两岸群峰如同猛兽般夹江对峙,峭壁陡立,绵延七里,江水则如离弦之箭,汹涌澎湃。
七里滩之上,矗立着著名的严子陵钓台,这是东汉光武帝刘秀同窗严光归隐垂钓之地。钓台高耸于峭壁之巅,台下峡谷深邃,江流迂回,水光山色交相辉映,构成了一幅绝美画卷,令人叹为观止。
严子陵钓台不仅以其自然风光吸引着无数游客,更因其背后所蕴含的高尚隐士精神而被后世敬仰。这里成为了人们凭吊追忆、向往超然物外风骨的圣地。
清代诗人厉鹗,曾在康熙六十年秋天的一次旅行中,途经桐江七里滩,被这里的月夜美景深深打动,写下了一首《百字令·月夜过七里滩》。词中,他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月夜下的七里滩,风光奇绝,令人心旷神怡。
“秋光今夜,向桐江,为写当年高躅。”厉鹗在词中开篇即点明秋夜,面对桐江,思绪万千,仿佛在为严光的高洁之行留下印记。他独坐船头,吹着竹笛,享受着这非人世所有的清新风露,表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闲适与自在。
“万籁生山,一星在水,鹤梦疑重续。”词中,厉鹗巧妙地将山间的寂静、水中的星光与鹤梦重续的幻境相结合,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幽远的意境。远处传来的摇橹声,渔父在西岩初宿的宁静景象,更为这月夜美景增添了几分和谐与宁静。
然而,厉鹗的词中并不仅仅是对自然景色的描绘,更融入了他对往昔的追忆与感慨。“心忆汐社沉埋,清狂不见,使我形容独。”他回忆起往昔的文人社团,如今已不复存在,清狂之友亦不见踪影,只留下他独自形单影只。这种孤寂心境,在“寂寂冷萤三四点,穿破前湾茅屋”的寂静景象中得到了进一步的烘托。
“林净藏烟,峰危限月,帆影摇空绿。”厉鹗再次以细腻的笔触描绘自然景象,林间烟雾缭绕,山峰高耸入云,月光被山峰所限,只能洒下斑驳的光影。帆影在空绿中摇曳,仿佛在为词人诉说着旅途的艰辛与孤独。最后,他以“随风飘荡,白云还卧深谷”的自在景象作结,深化了对超然物外、追求自由的主题表达。
厉鹗的这首《百字令·月夜过七里滩》,不仅以其清俊秀逸的词风、不俗的气象赢得了后世的赞誉,更以其深邃的意境和独特的感受,成为了描绘七里滩月夜美景的经典之作。七里滩的自然风光与厉鹗的诗词相互映衬,共同构成了一幅令人陶醉的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