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书展期间,一部独特的视觉艺术作品《不响》由上海文艺出版社正式推出,这是著名作家金宇澄的首部个人画册。该画册不仅是对金宇澄自1963年至2025年间绘画创作的系统整理,更是一部跨越六十年的私人视觉记忆,展现了这位文人艺术家的图像世界。
“不响”,这一源自上海方言的词汇,曾在金宇澄的小说《繁花》中承载着丰富的情感与意蕴。在画册中,“不响”成为了最恰当的“画语”,金宇澄通过简洁的图注和大量的留白,让画作本身说话,无需过多言语注解,这种处理方式与小说中的用法相呼应,却又各自蕴含着深意。
实际上,《不响》不仅是金宇澄的画册,更是与《繁花》有着深厚渊源的“孪生兄弟”。故事回溯到2012年至2013年间,当《繁花》正筹备出版时,金宇澄在老师的建议下开始为小说绘制插图。原本只是为了更好地呈现小说中的场景,如楼上楼下的格局、文革时期的时尚装扮等,但这一尝试却意外地打开了他的绘画世界。在版画艺术家周容的帮助下,金宇澄在绘画领域找到了新的表达路径。
画册《不响》中还收录了金宇澄为王家卫导演的《繁花》电视剧绘制的场景图。据金宇澄回忆,王家卫最初计划将《繁花》拍成电影,并花费大量时间考察小说中的场景。虽然最终拍摄计划转变为电视剧,但王家卫仍邀请金宇澄绘制了一系列场景图,包括小毛家的弄堂、四如春饭店、阿宝与雪芝告别的场景等。更难能可贵的是,王家卫特意为《不响》撰写了序言,展现了两位创作者之间的深厚情谊。
在活动现场,金宇澄还为年轻人送上了寄语。他表示,自己这一代人从小接受专注一事的教育,但通过自己的经历他发现,年轻人应该具备“二心”。一方面,在从事本职工作时,要保持对不同领域、不同事物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敢于思考其他事情;另一方面,要时刻关注自己内心的变化,当有新想法和追求时,要勇于去实践。同时,他还提醒年轻人要密切关注年轻一代的需求和想法,这样才能在时代的发展中不断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