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书法的浩瀚天地里,临摹被视为通往艺术殿堂的必经之路。古往今来,无数书法大家皆强调临摹对于书法学习的重要性。正如朱履贞在《学书捷要》中所言,学书需备六要:气质、天资、得法、临摹、用功、识鉴,方能成家立业。王羲之亦曾提及,初学者需类乎本,缓笔定形,忙则失矩。
观展人群络绎不绝
近日,一场汇聚四川省书法精髓的展览——“四川省第五届临书临印作品展”在四川福宝美术馆盛大启幕,由四川省书法家协会与遂宁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联袂呈现。此次展览,不仅是一次对传统经典的致敬,更是书法界守正创新的一次生动实践。
在展厅的每一处角落,都能感受到书法艺术的深厚底蕴与创新精神。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西泠印社社员、四川省书法家协会驻会副主席王道义在接受采访时指出,临帖与临印,是书法与篆刻学习者借古开新、技艺精进的重要途径。此次展览虽以“临”为核心,但参展作品在传承经典的同时,亦展现出作者们的独特艺术个性。
李恬作品《阳平王妃李氏墓志》
以展厅入口处的《阳平王妃李氏墓志》为例,王道义详细阐述了临摹与创新之间的微妙平衡。原作布局方正,而李恬却巧妙地将其改为窄幅形式,两侧配以不同字体的题跋,既保留了原作的神韵,又融入了个人的感悟与创新。这样的作品,绝非一朝一夕所能完成,它凝聚了作者无数次的尝试与变通。
据四川省书法家协会透露,本次展览共收到有效稿件5013件,经过严格评审,最终展出优秀作品35件,入展作品194件,共计229件。评审标准不仅强调对历代经典碑帖、印章的精准临摹,更注重作品的形式美感与内容连贯性,力求形神兼备。
展览现场氛围浓厚
展览现场,一幅幅佳作引人入胜,吸引了众多书法爱好者驻足观赏。特别是正值暑假期间,不少学生在家长的带领下自发前来参观学习,他们或驻足凝视,或低声交流,对作品中的用笔、技法发表着自己的见解。美术馆负责人表示,暑期参观人数激增,学生们对书法的热情令人欣慰。
学生们正聚精会神地拍照学习
此次展览不仅是对四川省书法篆刻艺术的一次全面展示,更是对书法界深入传统、培根守正、汲古出新理念的生动诠释。展览将持续至8月15日,欢迎广大书法爱好者与学子前来参观学习,共同感受书法艺术的魅力与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