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西大剧院,一场别开生面的戏曲公开日活动近日吸引了众多戏曲爱好者的目光,活动主题为“忠义传薪·关公的多样演绎”。此次活动不仅汇聚了晋剧界的资深艺术家与青年才俊,还有一群热情洋溢的小戏迷,共同呈现了一场传统与创新交织的戏曲盛宴。
活动现场,一群山西少儿戏曲演员在舞台上大放异彩,他们的表演虽然稚嫩却充满灵气,赢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少儿戏曲身段体验区内的孩子们正认真学习基础身段动作,每一个举手投足都透露出戏曲程式的独特韵味。
为了让观众更加深入地了解戏曲文化,活动还设置了“戏精大挑战”闯关环节。30道涵盖戏曲基础常识、关公戏专项知识与趣味冷知识的题目,让观众在答题互动中逐渐从看热闹转变为看门道,对戏曲的认知也更加深刻。
演出环节更是精彩纷呈,晋剧老艺术家武忠、阎惠贞,以及领军艺术家谢涛、武凌云、王春梅等人纷纷登台亮相。他们以“俏、巧、飒、韵、练、忠”六把钥匙为象征,拉开了演出的序幕。舞台上,京剧《红娘》的灵动表演诠释了“俏”字的真谛;刀马旦在《扈家庄》中的翎子功如利剑出鞘,令人叹为观止;四位小演员在《定军山》中以扎实功底演绎了“练”的精髓。
名家表演环节同样不容错过,眉户《老百姓》、晋剧《打金枝》等经典选段的呈现,让观众领略到了戏曲声腔的千回百转与无穷魅力。互动环节中,晋剧小生行当的翎子功讲解更是引发了全场观众的积极参与,现场气氛热烈非凡。最终,晋剧《关公颂》以“忠”字收尾,为整场演出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本次戏曲开放日活动采用了线上预约、机构邀请与现场参与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多元传播渠道,成功地将戏曲的魅力突破了剧场的边界。这不仅是一次传统戏曲与现代传播的融合尝试,更是对文化传承新路径的一次积极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