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期举办的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快手高级副总裁盖坤就生成式AI技术的未来发展发表了深刻见解。他断言,2025年将成为生成式AI技术深入应用的里程碑之年,这一技术不仅引领着技术创新,更在悄然改变生产关系的格局。
会上,快手旗下的可灵AI推出了多项新功能,包括升级后的多图参考和灵动画布等。多图参考功能在角色一致性、场景还原、动态效果及画风保持等方面实现了显著提升,而灵动画布功能也于7月27日正式启动邀请测试。据悉,可灵AI目前已在全球范围内吸引了超过4500万的创作者。
盖坤在大会论坛上发表致辞,强调了可灵AI在推动技术创新方面的不懈努力。同时,可灵AI视觉生成与互动中心的负责人万鹏飞分享了可灵AI自发布以来的技术演进历程。他提到,可灵的技术进步始终围绕两大核心:一是不断提升基础模型的性能,二是与用户紧密合作,共同优化产品方向。这种“技术+用户”的双向驱动模式,使得可灵团队能够持续根据用户反馈优化模型。
万鹏飞进一步指出,可灵AI的1.0版本成功验证了视频生成技术的实际应用潜力,而2.0版本则通过性能优化和成本控制,推动了行业标准的建立。1.0版本的发布标志着视频生成技术从理论到实践的跨越,而2.0版本的推出则明确了新一代模型的技术标准,引领了行业的快速发展。未来,可灵AI将继续输出技术成果,助力企业降低创作门槛,探索数字人交互、游戏内容生成等新兴领域。
在论坛的另一环节,导演薛晓路分享了她在影视创作中使用可灵AI的实践经验。她以短片《喵心归处》为例,指出可灵AI在动物生成、场景还原等方面的卓越表现。薛晓路表示,随着可灵AI新模型的推出,复杂动作的生成变得更加容易,极大地提高了创作效率。她强调,AI正在重构传统影视制作流程,从剧本创作到分镜设计、内容生成再到剪辑制作,都可以在计算机上快速完成,从而大大降低了时间和成本风险。
目前,可灵AI已通过API接口为超过2万家企业客户提供服务,涵盖了广告营销、影视动画、游戏制作等多个行业。盖坤在发言中再次强调,随着可灵AI的上线,整个行业都意识到了视频生成大模型的技术拐点已经到来,其应用的成熟度和发展速度将非常迅猛。未来,生成式AI技术的发展将更加注重生成效果和可控性的持续提升,为产业应用带来更多前所未有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