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画坛巨匠雪舟等杨的杰作《秋冬山水图·秋景》近日再次引起了艺术界的广泛关注。作为日本汉画与山水画的集大成者,雪舟等杨被誉为“日本画圣”,其艺术成就深远影响了后世的日本画坛。
明成化三年,即公元1467年,47岁的雪舟等杨踏上了前往中国的旅程,随日本遣明船远渡重洋。在中国期间,他有机会向明代宫廷画家学习中国山水画的精髓。雪舟等杨对南宋时期的大家以及明朝的浙派等产生了浓厚兴趣,特别是对南宋山水画家马远、夏圭等人的作品爱不释手,通过临摹和研究,不断精进自己的技艺。
不仅如此,雪舟等杨还游历了中国各地,亲身体验并描绘了大自然的壮美风光。这些经历深刻影响了他的艺术创作,最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日本山水画风格。从《秋景山水图》中,我们可以领略到雪舟等杨在构图上的精妙之处。画面中,深秋时节,树叶尽落,山路蜿蜒,远处的楼阁与群山若隐若现。
在这幅作品中,雪舟等杨运用了独特的皴法,通过强调近处小山的轮廓线和敷色,同时弱化远山的线条,仅用几笔淡墨就勾勒出了远山的朦胧之美。这种强调与弱化的对比手法,使得画面的纵深感得以充分展现。雪舟等杨的山水画作品,以其结构严谨的空间构成和强弱对比的轮廓线而著称。
仔细观察《秋景山水图》,我们不难发现,画面的远近关系处理得极为巧妙。最下方是枯枝,顺着枯枝的方向望去,山路曲折蜿蜒,呈“Z”字形向远处延伸。视线随之引导至画面中心的楼阁,再向后看,便是远处的群山连绵。整个画面层次分明,富有诗意,展现了雪舟等杨深厚的艺术功底和对自然美的独到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