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智能搜索领域,一场巨头间的较量悄然拉开序幕。继短视频巨头抖音推出其智能搜索应用“AI抖音”后,搜索引擎巨头百度也不甘落后,低调上线了名为“TizzyAI”的AI搜索应用,并打出了“无广告”的鲜明旗帜,这一举动无疑是对传统搜索商业模式的一次大胆革新。
全球搜索引擎市场正处于从“关键词匹配”向“智能理解”的转型期,百度选择此时推出TizzyAI,战略意图明确:旨在通过差异化竞争策略,保持技术领先地位的同时,解决传统搜索引擎广告泛滥的问题,从而提升用户体验,增强市场竞争力。
TizzyAI的发布,不仅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也让人们好奇这款产品将如何影响百度的业绩,以及它能否在竞争激烈的智能搜索市场中脱颖而出。
亲身体验TizzyAI后,不难发现其界面设计遵循了极简主义原则。没有弹窗干扰,没有信息流推送,底部导航栏仅保留了“搜索”和“资源库”两个核心功能入口,真正做到了“减法”设计。
进入TizzyAI,首先看到的是醒目的Logo和Slogan,下方是搜索框,旁边滚动展示着搜索推荐词。用户可以通过打字或语音提问,搜索框还支持自动模式和深度模式的切换。自动模式下,系统能够智能识别问题并迅速给出答案;而深度模式则更注重推理过程,提供更深入的分析和思考。
以自动模式为例,输入“适合夏季度假的地方”,TizzyAI在约10秒内就能给出推荐。这些推荐基于海拔高度、北方地域、特色生态等地理因素进行分类,每个度假地都附有详细的推荐理由和特色美食信息,基本满足了用户的需求。
除了基础的智能搜索功能,TizzyAI还提供了影视资源与短剧资源的查询服务。点击“资源库”,即可进入影视与短剧专区。影视专区设有今日推荐、精选片单等频道,涵盖了电视剧、电影、综艺、动漫、纪录片等多个类别。不过,TizzyAI的影视资源并不直接播放,而是通过AI技术整合全网播放源,采用“聚合跳转”模式。
相比之下,短剧专区的内容更加实用,收录了当下热门的竖屏微短剧,更新速度与主流平台保持同步,且支持倍速播放,观看体验流畅。
然而,在智能搜索市场这片红海中,TizzyAI面临着诸多挑战。与字节旗下的“AI抖音”相比,TizzyAI在搜索深度上更胜一筹,尤其在处理复杂问题时表现突出,但在内容趣味性方面稍显不足。与夸克的“极简搜索”相比,TizzyAI的AI生成式回答更加智能,但缺乏翻译、文档处理等工具类功能。而与百度自家的AI搜索功能相比,TizzyAI的无广告纯净体验是其最大优势,但尚未完全打通百度百科、百度经验等生态资源。
在多元化的竞争格局下,各家都在寻找自己独特的价值主张。字节跳动依托抖音的庞大用户基础和内容生态,强调娱乐性和社交属性;夸克则走“工具+内容”路线,满足用户一站式需求;而百度TizzyAI则选择了“技术深度+纯净体验”的差异化路径。
尽管TizzyAI作为百度AI战略的重要一环,其核心竞争力在于用大模型重构搜索体验,并通过“无广告”切中用户痛点,适合追求高效信息获取、讨厌干扰的用户,尤其在深度分析和决策辅助场景中表现出色。但影视资源的版权合规性、功能完整性(如工具类服务)以及响应速度优化,仍是其从“可用”到“好用”的关键门槛。
尤其是影视资源的版权问题,虽然TizzyAI采用“聚合跳转”模式,不直接托管内容,但这种方式在版权法律上仍存在争议。虽然App会提示用户优先选择官方渠道观看,但这一功能的合规性仍需密切关注政策动向和可能的版权纠纷。长远来看,百度需要与更多内容平台达成正式合作,通过合法授权的方式获取资源,以规避法律风险,提高资源质量和稳定性,进而提升用户体验。
TizzyAI还需在响应速度和生态协同方面取得突破,才能有望成为百度继智能云后的第二增长曲线。然而,在DeepSeek等强劲竞争对手的环伺下,百度面临的窗口期并不宽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