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技界的一次重大突破中,埃隆·马斯克旗下的xAI公司于7月9日震撼发布了其最新旗舰模型——Grok 4。此次发布跳过了Grok 3.5版本,直接带来了25.6万tokens的超大上下文窗口、推理能力较前代提升10倍,以及多模态支持能力,这一系列技术革新让业界为之震撼。
在发布会现场,与马斯克并肩站立的两位核心创始成员吸引了众多目光,他们都是华人科学家,且并非首次与马斯克同台亮相。早在今年2月的发布会上,这两位科学家就以核心创始成员的身份走进了公众的视野。
坐在中间的年轻科学家名叫吴宇怀,这位“95后”青年出生于杭州建德,虽然年仅30岁,但已在AI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他在多伦多大学攻读机器学习博士学位,师从被誉为“深度学习之父”的杰弗里·辛顿。在博士期间,吴宇怀曾在Google DeepMind和OpenAI实习,毕业后加入Google研究院,并在斯坦福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2023年,当xAI成立时,他作为联合创始人加入,成为团队中最年轻的核心成员之一。
坐在吴宇怀右侧的Jimmy Ba,不仅是xAI的创始成员,还是吴宇怀的导师之一。Jimmy Ba同样毕业于多伦多大学,他在2014年与Diederik P. Kingma联合提出的Adam优化算法,已成为深度学习领域的标准工具,被几乎所有主流AI模型引用。2025年,他凭借这篇论文荣获ICLR时间检验奖,该奖项仅授予那些发表十年后仍对行业产生深远影响的论文,其含金量不言而喻。
值得注意的是,xAI的创始团队中,华人科学家的比例相当惊人。在12名初始成员中,有5位是华人。除了吴宇怀和Jimmy Ba,还包括多伦多大学硕博毕业的张国栋、本硕就读于哈佛大学数学系的杨格,以及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硕博毕业于卡耐基梅隆大学的戴子航。这些华人科学家在xAI团队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事实上,在硅谷的AI领域,华人科学家的身影正越来越频繁地出现。meta、OpenAI、Google DeepMind等公司的AI团队中,华人科学家的比例正在迅速攀升。几天前,meta刚刚从苹果挖走的基础模型负责人庞若鸣,年薪高达2亿美元,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在meta的AI团队中,目前已知的就有9位华人科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