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反射成像技术:如何助力东南亚最大壁画修复与保护?

   时间:2025-07-10 23:54 来源:天脉网作者:杨凌霄

在东南亚文化艺术史上,一项前所未有的壁画保护与修复项目正在金边皇宫内的银塔(Wat Preah Keo,又称玉佛寺)悄然展开。这项宏大计划由Arcanes公司携手柬埔寨王室共同推进,采用了先进的Apollo红外反射成像技术,该技术源自法国,与项目地点的历史文脉遥相呼应。

银塔,这座始建于1892年的木制建筑,于1962年重建为今日之辉煌模样,坐落在皇宫内的庞大建筑群中央,四周环绕着色彩斑斓的壁画长廊。长廊顶部覆盖着主顶篷与倾斜屋顶,形成了独特的回廊结构。长廊内的壁画,由20世纪初的学生们绘制,构成了东南亚地区规模最大的壁画群,壁画总长达604米,高度为3.5米,环绕着150米乘170米的矩形庭院。

壁画描绘了完整的罗摩故事,情节间过渡自然流畅,通过细腻的自然景观与人物动态巧妙衔接,时间顺序清晰,辅以简洁的高棉语碑文,使观者得以沉浸于这一艺术盛宴。然而,岁月流转,壁画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损伤。为此,Arcanes公司的修复专家运用Apollo红外反射成像技术,对这些珍贵画作进行了全面的损伤评估与修复规划。

Apollo红外反射成像技术,作为此次修复项目的核心,其革命性在于能够捕捉人眼无法观测的红外波段信息,揭示壁画下隐藏的绘画层、原始底稿及历史修复痕迹。这一技术不仅帮助修复团队精确识别了壁画受损区域,还揭示了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的调整与修改,为修复工作提供了宝贵依据。

据历史记载,这些壁画由画家兼建筑师Oknha Tep Nimit Thak领导,协同画家Vichitre Chea及40名学生共同完成。然而,由于历史原因,壁画各部分的具体创作者已难以确切考证。红外反射成像技术的应用,让修复团队得以窥见壁画创作时的原貌,进一步理解艺术家的创作意图与过程。

在修复过程中,专家们发现,东墙作为重新粉刷次数最多的部分,经历了显著的修改与变化。建筑、装饰与人物形象被简化,线条不再精致,部分人物被重新定位或新增。这些迹象表明,在壁画完成后或原画受损后,有新的艺术家参与了这部分的修复与创作。

红外反射成像技术还揭示了壁画上因时间、环境及人为因素导致的严重损伤区域。通过这一技术,修复团队能够更准确地定位缺失的图画与受损细节,为后续的修复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此次项目不仅是对银塔壁画的一次全面保护与修复,更是对东南亚文化艺术遗产的一次重要传承与弘扬。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更多>同类天脉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媒体信息
新传播周刊
新传播,传播新经济之声!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隐私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