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力量激活千年麦秆画,河南机电团队探索非遗乡村振兴新篇章

   时间:2025-07-08 09:58 来源:天脉网作者:沈瑾瑜

在乡村振兴战略的热潮中,中原地区正涌动着一股文化创新的青春力量。近期,河南机电职业学院设计学院的一支年轻团队——“创新非遗麦秆画团队”,借由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深入濮阳市清丰县,在这片红色土地上,开启了一场探索传统技艺与现代创新融合的实践之旅。

这支平均年龄仅21岁的团队,聚焦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清丰麦秆画”,利用自身专业技能,为这一古老技艺注入了新的生命力。在国家级非遗传承人聂远征的工作室里,团队成员亲眼见证了麦秆画从平凡草料变为精美艺术品的神奇过程。从古老的“三蒸三漂九道烫”工艺到创新的圆雕麦秆技术,每一步都蕴含着黄河流域农耕文明的深厚底蕴。聂远征不仅展示了其团队的创新成果,更传递了对非遗传承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团队成员围绕“传统工艺的现代转译”展开了热烈讨论。产品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张钊嘉在了解到平面麦秆画向立体文创转型的实践后,深感震撼,认为这正是职业教育与非遗保护相结合的生动体现。团队成员不仅学习传统技艺,更致力于将其与现代审美和市场需求相结合,推动麦秆画的创新发展。

这支团队的探索远不止于此。自2023年12月成立以来,他们已构建了“非遗工坊+乡村旅游+电商直播”的融合模式,在多个地点成功实践。特别是在郑州颐苑社区的非遗直播活动中,他们创下了3.2万元的销售额,成功将麦秆画推向全国市场。团队成员不仅致力于技艺的传承与创新,更积极探索非遗文化的产业化路径。

他们的努力得到了广泛认可。团队不仅获得了2024年河南省“挑战杯”银奖,还立项了省文旅厅的非遗研究课题,并申报了多项外观专利和文创产品。更为重要的是,他们探索出了“教育传承固本、数字技术赋能、产业融合增效”的非遗振兴模式,为乡村振兴和文化传承提供了宝贵的基层样本。在清丰县的调研中,他们正将3D建模、VR展示等数字技术融入麦秆画创作,让这一千年非遗焕发新生。

从麦秆选材到文创设计,从技艺传承到产业赋能,这支青年团队以创新的思维和实践,为清丰麦秆画注入了新的活力。他们的脚步遍布乡间田野,用设计思维激活乡土资源,不仅让麦秆画这一传统技艺焕发新生,更通过“非遗+产业”的模式有效带动了乡村文旅经济的发展。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征程中,他们以实际行动诠释了青春的智慧与力量。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更多>同类天脉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媒体信息
新传播周刊
新传播,传播新经济之声!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隐私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