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工智能技术的浪潮推动下,机器人产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市场热潮,各界翘首以盼机器人产业的“奇点”时刻。在这场变革中,广东企业同样展现出强劲的创新实力。
深圳,这座科技创新之城,孕育了一家专注于为机器人赋予“视觉”能力的企业——奥比中光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奥比中光”)。这家企业深耕3D视觉感知技术多年,已为全球超过100家机器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助力各类机器人与世界实现高效互动。
奥比中光的创始人、董事长黄源浩,这位来自广东潮州的青年企业家,近日接受了南方网记者的专访,分享了企业在机器人制造领域的前沿探索。
黄源浩坚信,3D视觉感知技术是机器人产业发展的重要路径。未来的机器人,将具备获取和解读3D数据的能力,从而更好地适应和互动于复杂环境。因此,奥比中光将自身定位为“机器人与AI视觉产业中台”,将机器人业务作为核心业务。
与2D视觉相比,3D视觉感知技术能够实时、精准地采集空间、人体和物体的三维数据,为机器人提供环境感知、避障、导航等关键功能。例如,在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赛事上夺冠的“天工Ultra”机器人,便搭载了奥比中光的3D视觉传感器,成为其“眼睛”。同样,优必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Walker X系列机器人也采用了奥比中光的技术,实现了强大的智能感知。
奥比中光是全球少数几家全面布局六大3D视觉感知技术路线的公司之一,其专利申请数量接近2000项,授权专利接近1000项,与世界科技巨头如微软、苹果并肩而立。黄源浩形象地比喻,奥比中光就像一家在机器人领域“做积木、卖积木”的企业,每一块积木都是一个视觉能力模块,根据客户需求进行灵活组合。
回望创业历程,黄源浩带领团队坚定地走上了3D视觉感知技术的自主研发之路。2013年,奥比中光在深圳留学生创业大厦的一个160平方米办公室中诞生,最初致力于工业相机的研发。经过市场摸索,公司决定进军3D视觉感知的底层技术,专注于“芯”与“线”的研发——即3D感知深度算法的核心芯片和3D传感摄像头模组的生产线。
尽管面临资金紧张等重重困难,奥比中光团队依然凭借坚韧不拔的精神,于2015年成功研发出第一颗自主知识产权的3D深度引擎芯片,并随后建成了第一条3D传感摄像头生产线。2018年,奥比中光与OPPO合作推出国内首部搭载3D结构光摄像头的手机,标志着其技术实力的重大突破。
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市场需求的日益增长,奥比中光在佛山建设了集“研发+制造”为一体的3D视觉感知产业智能制造基地,占地面积超过10万平方米。从技术研发到商业落地再到生产制造,奥比中光的能力版图不断扩展,服务客户已遍布全球。
黄源浩出席WAIC人形机器人发展高峰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