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携手优必选,共绘人形机器人行业新蓝图
自捷克作家卡雷尔·恰佩克于1921年首次提出“robot”一词以来,历经百余年的发展,机器人行业终于迎来了它的高光时刻。2025年,随着宇树科技机器人在春晚上的精彩亮相,机器人行业的爆发态势愈发明显。
近日,华为与优必选在深圳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标志着华为在人形机器人领域的深度布局。与腾讯云和越疆科技的合作不同,华为此次全面入场,将与优必选在技术研发、场景应用及产业体系等方面展开全方位的创新合作。
早在2022年,华为便与机器人领域的独角兽企业达闼机器人展开合作,尽管后者近期传出倒闭传言。华为还与中国移动、乐聚机器人探索5.5G网络场景下的机器人应用。而与优必选的携手,则是华为正式进军人形机器人领域的标志性动作。
近年来,跨界进入机器人行业的企业层出不穷,包括特斯拉、小鹏、比亚迪等车企,以及美的、海尔等家电巨头。这些企业根据自身实力和市场布局,或选择自研机器人,或与供应链企业合作。而华为与优必选的合作模式,则显得尤为独特。
华为表示,将提供昇腾、鲲鹏、华为云及大模型等技术创新能力和丰富的研发、生产供应经验,结合优必选在人形机器人领域的全栈式技术优势,共同提升机器人在工业、家庭等场景的应用效率,加速其商业化进程。
这一合作模式不禁让人联想到华为在汽车行业中的布局。华为并未亲自下场造车,而是通过智选车、Hi、零部件三种合作模式,化身供应商,为车企提供技术支持。同样,在人形机器人行业,华为也可能延续这一战略,打造类似鸿蒙智行的品牌,与机器人厂商合作,赋能行业。
尽管华为是否自主生产机器人尚无定论,但其与供应链企业的合作已初显端倪。奋达科技、安联锐视等企业先后公布与华为在机器人方面的合作计划,似乎预示着华为在这一领域的野心。
随着《工业机器人行业规范条件》等新规的公布,以及国内外企业纷纷公布人形机器人量产计划,2025年被业界称为“人形机器人量产元年”。然而,量产只是第一步,如何打入工业和家庭服务市场才是关键。华为的入场,无疑为优必选等合作伙伴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和市场拓展能力。
华为不仅在算力、数据、芯片等方面为合作伙伴提供支持,其自研的辅助驾驶方案也可提升机器人的空间感知和决策能力。华为的品牌影响力和智能生态的接入,也将为机器人企业开拓C端市场提供有力保障。
在机器人行业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当下,华为选择以赋能者的身份入场,无疑为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随着人形机器人的规模化量产和产能的成倍增长,华为有望成为合作伙伴的“金牌助攻”,共同推动行业迈向万亿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