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手机市场迎来了一波新的关注焦点,其中荣耀品牌的动态尤为引人注目。自荣耀管理层调整以来,该品牌的新机发布策略似乎发生了微妙的变化,重心逐渐向中低端市场倾斜。
荣耀400系列即将上市,而此前推出的Power新系列也已进入市场。这两款机型均定价亲民,特别是Power系列,其8000mAh的大容量电池成为卖点之一,国补后最低价仅为1699元。这一策略与荣耀前CEO赵明时代对标苹果的定位形成鲜明对比,引发业界对荣耀市场策略调整的广泛讨论。
当前手机市场已进入寡头竞争时代,各大品牌凭借各自的核心竞争力在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华为依靠“花粉+情怀+技术信任”,小米凭借“米粉+雷军”的号召力,vivo则主打“老粉+本分”的品牌形象,苹果更是无需多言。相比之下,荣耀的粉丝群体“荣粉”在网络上的声量似乎并不突出,使得荣耀在市场竞争中显得牌力稍弱。
历史上,荣耀曾是华为的一部分,其粉丝群体一度与华为粉丝重叠。在华为遭遇制裁时,荣耀甚至成为华为手机的重要替代品,一度占据国产手机市场份额第一的位置。然而,随着华为在手机市场的强势回归,荣耀的粉丝群体出现分流,市场份额也逐渐下滑。
根据Canalys和IDC的数据,荣耀在中国大陆的市场份额自2024年一季度以来逐季度下滑,至第四季度已降至13.7%,排名国内手机市场第五位。进入2025年第一季度,荣耀在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排名中更是沦为Others,与小米、华为、OPPO、vivo和苹果等竞争对手相比,显得力不从心。
面对这一困境,荣耀开始寻求变革之路。高层换新,荣耀灵魂人物赵明辞去CEO职务,“新王”李健接任。同时,荣耀提出了“阿尔法”新战略,旨在转型为全球化的AI终端生态品牌。这一战略的实施是一个长期过程,荣耀承诺将在五年内投资100亿美元用于生态建设。
荣耀Power系列的推出,标志着该品牌在中低端市场的发力。这一策略的转变,一方面是因为荣耀在高端市场的布局不尽如人意,市场份额远低于华为和苹果;另一方面,荣耀希望通过加注中低端市场,重塑品牌认知,培养自己的忠实粉丝群体。
在中低端市场,荣耀的新机系列如GT和Power均展现出较强的竞争力。特别是Power系列,以8000mAh大容量电池为核心卖点,针对轻户外场景进行销售导向,形成了一定的差异化优势。然而,在性价比方面,荣耀的芯片选择成为网友关注的焦点,部分网友质疑荣耀是否囤积了过多骁龙7gen3芯片。
当前,国家为了提振消费,实施了一系列补贴政策。对于手机市场而言,这一政策带来了显著的好处。2024年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长5.6%,止住了连续两年的下跌趋势。对于荣耀而言,国补政策无疑是一个难得的机遇。通过补贴后的低价销售,荣耀有望吸引更多消费者,提升品牌好感度和忠诚度。
然而,国补政策也给荣耀带来了更大的竞争压力。补贴主要针对6000元以下的手机市场,提高了消费者在这一价格区间的消费意愿。春节期间,2000至4000元和4000元至6000元价位手机的销量分别增长了52%和108%,显示出消费者“向上”消费的趋势。这对于在高端市场不占优势的荣耀而言,意味着更多的增长空间将被竞争对手占据。
尽管如此,荣耀在中低端市场的布局仍被视为一个明智之举。通过推出更具竞争力的新机系列,荣耀有望在这一市场站稳脚跟,并逐步提升品牌影响力。然而,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消费者日益多样化的需求,荣耀能否成功化风险为机遇,把握住国补政策带来的红利,仍需时间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