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起涉及个人信息泄露与网络暴力的案件引起了广泛关注。河南男子吴东(化名)声称,因在游戏中的一次争执,他被一名玩家“开盒”长达五年之久,个人信息被持续曝光。
据吴东透露,事情发生在2020年,当时他在游戏中遇到了一名使用外挂作弊的玩家刘晓(化名),双方因此发生了口角。争执过后,刘晓不仅通过小号频繁骚扰吴东,还泄露了他的手机号码和真实姓名。
“当时我非常生气,但也没有想到会因此被纠缠这么久。”吴东表示,刘晓的骚扰行为时断时续,但每次出现都会让他心烦意乱,甚至影响到工作和生活。
面对持续的骚扰,吴东决定采取行动。他联系了律师,但由于不知道刘晓的真实个人信息,律师建议他先起诉涉及泄露信息的平台,要求平台提供用户的真实身份信息。于是,吴东向北京互联网法院提起了诉讼。
在庭审前夕,平台主动联系了吴东的律师,提供了刘晓的手机号和实名身份信息。根据这些信息,吴东与平台达成了庭前和解,并撤回了对平台的起诉。
“我查了这些手机号,发现都是虚拟号码,但身份信息应该是真实的。”吴东表示,有了刘晓的实名身份信息后,他计划继续请律师起诉刘晓侵犯公民个人信息。
吴东还透露,尽管已经掌握了刘晓的实名信息,但刘晓的骚扰行为仍在继续。吴东表示,如果刘晓再有更过分的举动,他将向辖区派出所报警。
这起案件再次引发了公众对个人信息安全和网络暴力的担忧。随着网络暴力的升级,“开盒”行为已经逐渐从简单的信息曝光演变为“人肉搜索+系统性暴力”的结合体,给受害者带来了极大的困扰和伤害。
专家指出,网络暴力不仅侵犯了个人隐私和名誉权,还可能引发更严重的后果,如精神伤害甚至生命安全威胁。因此,社会各界应该共同努力,加强网络监管和法律法规的制定与执行,保护公民的个人信息安全和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