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香四溢田园间,张怀明:一位“草根书法家”的追梦传奇

   时间:2025-05-08 02:03 来源:天脉网作者:赵云飞

在江苏省盐城市射阳县海河镇,有这样一位传奇的书法爱好者——张怀明,人称“海明先生”。年近花甲的他,自幼年起便与书法结下了不解之缘。自12岁第一次握起毛笔,至今已有四十余载春秋,他对书法艺术的热爱从未减退。

张怀明的书法之路始于一个偶然的机会。1979年的夏天,他替父亲去找私塾先生写对联,看到写字竟比干农活轻松许多,心中便埋下了学习书法的种子。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没有现成的字帖可供学习,他巧妙地利用父亲带回的报纸杂志,剪下各种字体,晚上在煤油灯下临摹。这种自学方式,虽原始却成效显著,为他日后的书法之路奠定了坚实基础。

1982年的春节前夕,年仅14岁的张怀明鼓起勇气,在新坍子街上摆起了卖春联的摊子。没想到,他的字迹竟赢得了众人的赞赏,生意兴隆。这次经历不仅让他在当地小有名气,更坚定了他走书法道路的决心。

1986年,张怀明遇到了生命中的贵人——雷永生先生。雷先生被他的书法才华所吸引,决定收他为徒。从此,张怀明有了真正的字帖,书法技艺突飞猛进。不久后,他在海河镇开设了“海明书画美术服务部”,开始了自己的书法创作生涯。

张怀明与毛体书法的缘分始于1992年。他在盐城新华书店偶遇《毛泽东书艺精萃博览》一书,尽管当时囊中羞涩,但他还是毅然买下了这本书。这本书成为他研究毛体书法的启蒙之作。直到2018年,一个紧急任务让他重拾对毛体书法的热情。他凭借深厚的功底,在短时间内完成了多幅毛泽东《沁园春·雪》书法作品,赢得了领导的赞赏。

自此,张怀明对毛体书法的研究更加深入。他不仅反复临摹毛泽东的手迹,还深入研究毛泽东诗词的历史背景和精神内涵。他将毛体的豪放与自己的农村生活感悟相结合,创造出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他的书法作品不仅展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还蕴含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理想的追求。

2021年6月26日,张怀明在海河镇举办了个人首个大型书法展——“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毛泽东诗词毛体书法展”。展览汇集了80余幅精品,其中一幅长达100米的小楷作品《中国共产党党章》全文更是引人注目。这次展览不仅是对他书法技艺的全面展示,更是他对党百年华诞的一份深情献礼。

张怀明的书法成就得到了广泛认可。他的作品在县、镇、市、省乃至全国各类书法大赛中屡获殊荣,他本人也被射阳县书法家协会、盐城市书法家协会吸收为会员。他还当选为县政协委员,被评为“双岗双优”委员和“委员联系服务界别群众”工作先进个人。

尽管已声名鹊起,但张怀明依然保持着谦逊和勤奋。他每天坚持练字,将书法视为一种精神寄托。他的作品中既有毛体的豪放,又不失江南文人的细腻雅致,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

射阳县书法家协会主席顾正元对张怀明的艺术人生给予了高度评价:“作为一名出身农村的‘草根书法家’,他凭借刻苦自学走上了专业道路,这本身就是一个难能可贵的成长轨迹。他的书法以毛体见长,又兼具诸家之妙,既有传统风骨,也有时代气息。更为难得的是,他始终扎根乡土,用书法传播正能量,弘扬红色文化。”

张怀明的故事,是一个关于勤奋、坚持和梦想成真的励志故事。在这个数字化时代,他依然坚守着传统书法艺术,用一支毛笔书写着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他的书法,不仅是他对艺术的追求,更是他对生活的感悟和对理想的执着。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更多>同类天脉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媒体信息
新传播周刊
新传播,传播新经济之声!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隐私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