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小米之家商业有限公司发生了一系列工商变更,引起了广泛关注。据天眼查数据显示,该公司执行董事一职由雷军变更为董事,同时,公司的经营范围也进行了扩展,新增了智能家庭消费设备销售及互联网销售等业务。
小米之家商业有限公司成立于2017年6月,法定代表人为孙波,注册资本为1亿人民币,由小米通讯技术有限公司全资控股。此次变更不仅反映了小米之家在业务布局上的进一步拓展,也体现了公司高层管理结构的调整。
在小米汽车方面,也有新的动态传来。据小米汽车App显示,小米SU7标准版搭载的Xiaomi Pilot Pro已更名为“小米辅助驾驶Pro”,而小米SU7 Pro和小米SU7 Max搭载的Xiaomi HAD则改名为“小米端到端辅助驾驶”。这一更名动作,或许意味着小米在智能驾驶领域的技术和品牌策略上有了新的调整。
随着智能驾驶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家车企高管在对外谈论智能辅助驾驶时,开始强调安全冗余的重要性。从年初的高调宣传,到现在的趋于理性,车企们对智能驾驶技术的态度正在发生微妙的变化。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也发布了相关公告,强调汽车生产企业需明确系统功能边界和安全响应措施,禁止夸大和虚假宣传,切实承担生产一致性和质量安全主体责任。这一公告的发布,无疑为智能驾驶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更加严格的监管框架。
与此同时,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付炳锋也提出了对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健康发展的思考。他倡议进一步规范组合驾驶辅助功能产品的安全管理、营销宣传,推动形成健康发展的生态。这一倡议的提出,为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
据小米汽车官方介绍,其端到端辅助驾驶技术可实现从车位到车位的全程辅助驾驶。用户上车后,仅需设置导航,系统即可自动完成ETC/闸机辅助通行、窄路/环岛通行以及停车场寻位泊车等任务。这一技术的推出,无疑将为用户带来更加便捷、安全的驾驶体验。
在交付数据方面,小米汽车在4月份交付了超过28000台汽车,显示出其在新能源汽车市场上的强劲竞争力。这一成绩的取得,不仅得益于小米汽车在技术研发和产品质量上的持续投入,也与其创新的营销策略和优质的服务体系密不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