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频繁成为网络热点,引发广泛关注。
不久前,董明珠因“不用海归,担心间谍问题”的言论遭到多家官方媒体的批评。风波尚未平息,5月2日,她再次登上热搜,此番是因对企业家伦理的看法。
“有些人一有钱就搞小三小四,你还有精力把企业搞好才叫怪!”董明珠在发言中严厉指出,她强调自己除了格力,其他事情都与她无关,并表示不理解为何有人能在私生活混乱的同时还能管理好企业。
她还特别提到某新能源汽车品牌创始人,称该创始人给网红女友刷礼物花费了上市公司870万元,“这哪是谈恋爱,这是抽股民的血养金丝雀!”董明珠言辞激烈,表达了对格力的全身心投入。
回顾近半年来,格力的热搜新闻大多与董明珠个人相关,从参加综艺、直播带货到商业对谈,董明珠始终活跃在公众视野中。
71岁的董明珠,早已到了退休年龄,但在互联网上的活跃度甚至超过了小米的雷军。她将格力门店改造为“董明珠健康家”,这一举动被看作是董明珠赌上一辈子声誉的“冠名之作”。
董明珠如此拼搏的背后,是格力面临的严峻挑战。从财报来看,2024年格力营收为1892亿,同比下降7%,尽管利润持续增长,但相比美的和海尔,格力的表现并不突出。
从2019年至2024年,美的营收从2794亿增长到4091亿,涨幅高达46.4%;海尔从2008亿增长到2860亿,涨幅为42.4%;而格力则从2005亿降至1900亿,整体下滑5.2%。
在海外市场,格力的表现同样不如美的和海尔。2024年上半年,美的国外收入占比达到41.92%,海尔智家国外收入占比超过50%,而格力电器外销占比仅为15%。
这种差距可能与格力的多元化战略有关。美的和海尔在家电领域持续深耕,推出高端品牌,而格力则尝试进入手机业务和新能源、房地产领域,但成效并不显著。
董明珠显然意识到了这种差距,因此她选择亲自带货直播,打造个人IP,为企业争取流量。这位从36岁加入格力、从底层销售做起的老人,至今仍为企业操碎了心。
然而,个人努力并不能弥补企业战略上的不足。董明珠或许应该学习美的的方洪波,早在十年前就开始布局智能制造、机器人等领域,如今美的已经成为全球前4的工业机器人制造企业。
相比之下,格力仍然是一家主营业务单一的企业,空调业务占营收的78%。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格力的长期发展面临挑战。
董明珠对格力的掌控过于集中,对新人的不信任感明显,这也限制了企业的创新发展。在现代股份企业环境下,如何培养合适的接班人,成为格力亟待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