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岁天才少年黄一:携开源双足机器人,获雷军等投资开启新征程

   时间:2025-11-20 05:29 来源:快讯作者:砍柴网

在机器人领域,一位年轻的创业者正以独特的开源策略掀起波澜。2004年出生的黄一,在哈尔滨工业大学本科期间便展现出惊人的技术天赋。2023年,他凭借陆空两栖无人机项目斩获全国大学生科技竞赛一等奖,同年仅用数十天时间在宿舍打造出成本不足2万元的双足机器人AlexBot,并在多个开源平台完整公开技术方案。这一举动迅速引发行业关注,其GitHub项目累计获得超4000星标,文档浏览量突破20万次。

2025年2月,在傅利叶公司支持下,黄一完成迭代版AlexBotMini的研发。三个月后,这位年仅21岁的大三学生选择提前毕业,在上海创立RoboParty(萝博派对),专注全开源双足人形机器人开发。作为国内最年轻的人形机器人企业CEO,他带领团队投入数百万元进行底层技术研发,甚至在融资启动首周就收到某上市公司数百台订单意向,但毅然选择拒绝,坚持优先构建技术基础与开发者社区。

公司成立仅半年便完成千万美元级种子轮融资,由经纬创投与小米战投联合领投,L2F光源创业者基金、银河通用等机构跟投。这笔国内双足人形机器人本体领域最大规模的早期融资,将主要用于核心零部件与运动控制技术的自主研发。尽管尚未正式量产,但RoboParty的技术方案已被十余家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复刻,用户覆盖机器人创业团队、工业检测领域等。

与传统人形机器人企业不同,RoboParty采取全栈开源策略,开放机械设计、电控系统、算法框架、训练数据等全部技术模块。这种"生态共建"模式虽在初期牺牲了部分商业利益,但通过社区协作加速技术迭代。目前团队已研发ATOM01与ATOM02-M系列样机,计划2026年二季度发布ATOM02并开源全部技术栈。其技术路线与行业趋势高度契合:大模型与多模态AI赋予机器人理解复杂指令的能力,模块化硬件降低开发门槛,sim-to-real技术缩短训练周期,而上海等地训练中心的建设则为智能化提供数据支撑。

双足机器人被视为机器人领域的"终极挑战"。相比轮式或四足设计,双足结构需要实时处理重心偏移、触地反馈、惯性变化等复杂变量,对平衡控制和环境适应能力要求极高。更困难的是智能层面——现有机器人虽能完成预设动作,但缺乏自主理解任务和探索解决方案的能力。大模型技术的突破为这个困局带来转机,通过训练而非编程的方式,机器人开始具备泛化能力,能应对未见过的新任务。

供应链的成熟同样关键。近三年高扭矩执行器、轻量化材料等核心部件价格下降超60%,使双足机器人从实验室走向量产成为可能。行业观察家指出,当前阶段类似于智能手机发展的2007年:技术可行性得到验证,成本开始可控,开发者生态初步形成。RoboParty选择此时入场,通过开源策略降低行业门槛,实质是在构建下一代计算平台的基础设施。这种"先建地基再盖楼"的打法,或许能为早期赛道提供更具持续性的发展路径。

 
 
更多>同类天脉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媒体信息
新传播周刊
新传播,传播新经济之声!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隐私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