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京东方陈炎顺:AI驱动产业变革,500亿研发与5000亿采购如何共筑显示新生态?​

   时间:2025-09-14 15:47 来源:天脉网作者:柳晴雪

在近日举办的京东方全球创新伙伴大会2025(BOE IPC 2025)上,京东方董事长陈炎顺宣布了一项重大战略计划:未来三年,企业将投入500亿元用于研发,5000亿元用于采购,以推动产业链技术突破与产业升级。这一举措标志着京东方在显示产业新一轮调整中,正以技术创新为核心,加速布局AI与产业深度融合。

当前,中国显示产业正从过去的大幅震荡周期转向小幅调整的弱周期状态。面对这一变化,显示面板企业需主动适应市场需求,并通过新技术改造生产模式与战略。陈炎顺指出,AI大模型的快速发展不仅重构了消费电子终端,也为上游产业提供了革新契机。“早在2024年初,京东方就将AI纳入企业整体发展战略,成立AI+创新与应用委员会,并要求每年以营业收入的0.5%投入AI研发,推动其与生产、制造、运营深度融合。”

在去年的IPC大会上,京东方提出了“第N曲线”理论,旨在波动周期中挖掘新增长点。如今,AI技术跃迁与产业渗透的双重爆发,使这一战略更具现实意义。今年大会的布展与主题探讨均围绕AI展开,例如论坛的数字人主持、AI巡检机器人、AI超真实影像生成技术,以及蓝鲸显示大模型和AI工厂等创新成果。

京东方蓝鲸显示大模型是面向行业的大模型系列,具备全模态、多场景、高精度、强推理的特点,可为工业制造、产品服务、企业运营三大业务板块提供数智化解决方案。陈炎顺表示,从CES到SID等国际展会中,AI的融合与应用已成趋势,京东方正通过产业资源整合、产业链协同和需求动态匹配,加速AI在产品、制造、运营中的落地。

AI技术的深度融入,正在重塑生产制造环节。例如,AI加制造可通过计划生产、品质、环境等核心领域的智能化,降低试验成本、缩短研发周期,并减少人为因素影响。陈炎顺透露,京东方已全面采用计算机AI自动检测,一台设备可替代至少3名工人,且AI能连续工作、保持品质稳定。“我们正在全力打造高效率、低成本、优品质的AI工厂,首批规划已落地。”

在运营环节,AI同样展现出巨大潜力。通过建模和实时分析业务流转数据,AI可对供应链中断和价格波动进行风险预警,从而提升企业运营管理的精细化水平与抗风险能力。陈炎顺强调:“企业必须拥抱AI,将其与生产运营紧密结合,以提升效率、增加价值。”

推动AI融合需要真金白银的投入。去年,京东方宣布将在2030年前投入千亿元用于研发,万亿元用于采购,并落地500项合作课题。此次大会上,京东方交出了阶段性答卷:过去三年,研发投入超400亿元,采购支出超3700亿元,合作落地项目超250项。“未来三年,我们将继续投入超500亿元研发、超5000亿元采购,拉动行业发展。”陈炎顺说。

500亿元研发资金如何分配备受关注。根据规划,AI作为战略核心,每年将获得营业收入0.5%的投入。以2024年营收1983.8亿元计算,京东方每年在AI上的投入约10亿元。目前,京东方已有超500人专业从事AI技术研发,但陈炎顺坦言,AI焕新仍处于初期阶段,“需打通生产工艺和研发的痛点,从点到线、再到面,最终形成系统”。

值得注意的是,AI对产业的革新无法由单一企业完成。京东方宣布三年5000亿元采购计划,正是为了联动更多产业伙伴推动变革。陈炎顺指出,500亿元研发并非单打独斗,除自有产业研发外,还将与客户共建联合实验室,共同研发未来产品。“未来,京东方计划在全球多个国家或地区设立营销和研发机构,联合区域伙伴开拓市场,并强化海外工厂布局,完善全球产业生态体系。”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更多>同类天脉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媒体信息
新传播周刊
新传播,传播新经济之声!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隐私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