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市场昨日迎来一场震撼行情——传统数据库巨头甲骨文(Oracle)股价盘中一度飙升43%,最终以36%的涨幅收盘,创下美股单日涨幅新纪录。这场暴涨的推手并非其核心数据库业务,而是AI领域的战略布局——一份与OpenAI签订的3000亿美元算力采购协议,让81岁的创始人拉里·埃里森身价暴涨1000亿美元,短暂登顶全球首富宝座。
根据协议细节,OpenAI将从2027年起分五年向甲骨文采购算力资源,年均支付额高达600亿美元。这一数字远超OpenAI当前的营收能力——其2024年年度营收仅约100亿美元,预计到2029年才能实现盈利,此前累计亏损或达440亿美元。协议的可行性完全建立在ChatGPT持续爆发式增长、吸引全球数十亿用户及企业级客户的基础上。
这份合同实为OpenAI年初推出的“星际之门”(Stargate)计划的一部分。该项目由OpenAI与最大股东软银共同牵头,计划在美国多地建设数据中心,被称为“史上最大AI基础设施项目”。7月,OpenAI曾宣布与甲骨文达成4.5吉瓦的数据中心协议,但未透露合同总额。此次披露的3000亿美元协议,正是星际之门计划的核心组成部分。
对OpenAI而言,这份协议既是机遇也是巨压。除了需应对白热化的人才竞争、与微软的紧张谈判及盈利性架构重组的监管审查外,软银曾以“不重组就削减投资”施压,导致项目选址和规模一度陷入争议。与此同时,OpenAI被曝正在寻求新一轮400亿美元融资,以支撑其AI基础设施的疯狂扩张。
甲骨文同样面临高风险挑战。为履行合同,公司需在怀俄明州、宾夕法尼亚州、得克萨斯州等地新建数据中心,电力需求高达4.5吉瓦——相当于两座胡佛水坝的总发电量,或约400万户家庭的年用电量。这一规模意味着甲骨文可能需通过举债完成芯片采购和设施建设。
财务数据对比凸显了甲骨文的压力:截至2025年8月的12个月内,其经营现金流仅215亿美元,资本支出却达274亿美元;而微软同期经营现金流约1360亿美元,资本支出880亿美元。债务权益比方面,微软为32.7%,甲骨文则高达427%。标普全球市场情报指出,甲骨文为追赶AI热潮,投入已远超自身现金流水平。
这场豪赌的背后,是AI算力需求爆发推动的行业趋势。摩根士丹利预测,2025年至2028年,全球在芯片、服务器及数据中心基础设施领域的投入将达2.9万亿美元。由于投入规模远超多数科技公司自身资金能力,企业纷纷转向债务市场融资,这一市场被华尔街称为“现代淘金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