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南一座地级市的周末超市里,货架上商品琳琅满目,购物车穿梭不停。这里没有北京沃尔玛的繁华喧嚣,也没有上海山姆会员店的会员专属感,却凭借独特的经营理念和本地化服务,成为中国零售业的一股新兴力量。
深圳地铁的广告屏上,“学习胖东来”的标语格外醒目;永辉超市全国208家门店正以“胖东来模式”进行全面调改;某河南本土超市8月单月销售额突破19.83亿元,日均超6300万元。这些数据背后,是河南商超群体以区域市场为起点,掀起的一场实体零售革命。
从胖东来、蜜雪冰城到洛阳大张、信阳西亚,河南商超品牌用实践证明:在电商冲击下,线下零售不仅存活,更能通过差异化服务成为消费者心中的“网红打卡地”。
2025年,河南零售业逆势增长。新乡胖东来·大胖店工作日依然人潮涌动,三门峡的赵女士专程驱车前来购物:“本以为工作日人少,结果还是这么热闹。”
河南商超版图已形成多元格局:老牌企业如郑州丹尼斯、信阳西亚、洛阳大张、南阳万德隆与新生代如郑州华豫佰佳、开封鲜风生活、淘小胖等共同构建了“群象起舞”的生态。
这些品牌的影响力早已突破省界。永辉超市自2024年6月起,将“胖东来模式”推广至北上广深、长三角、京津冀及西安、杭州等城市,形成跨区域联动效应。
河南商超的崛起并非偶然。20世纪80年代末,郑州亚细亚以“服务至上”理念掀起中原商战,奠定了河南零售业“体验为王”的底层逻辑。90年代,胖东来前身望月楼胖子店在许昌开业,提出“用真品换真心”“不满意就退货”,成为行业标杆。
同一时期,郑州丹尼斯、洛阳大张、信阳西亚、南阳万德隆等本土品牌相继崛起。21世纪初,面对家乐福、沃尔玛等国际巨头的冲击,四家企业组建“四方联采”,通过联合采购降低成本,构建了供应链护城河。
“采购议价权的争夺,让河南商超在价格战中占据优势,也为行业提供了可复制的样本。”中国商业经济学会副会长宋向清评价道。
河南商超的掌舵者多出身平凡。蜜雪冰城创始人张家兄弟分别就读于成人教育和民办本科;巴奴创始人杜中兵曾是煤矿运输工;双汇创始人万隆高中肄业后参军;卫龙创始人刘家兄弟高中毕业即投身商海;胖东来创始人于东来甚至未完成初中学业。
这些企业家从“微利缝隙”中突围,延续了明清时期河南商人“扎根民生”的传统。双汇从火腿肠起步,三全从汤圆拓展,白象从泡面发力,好想你从红枣深耕,将小品类做成全产业链生意。
河南商超的成功,离不开六大核心要素:
1. :胖东来将顾客需求置于首位,自有品牌开发遵循“喜欢、专业、推动社会进步”原则;华豫佰佳通过自有品牌让顾客“更放心、更省钱”。
2. :捕捉本地饮食偏好(如面食)和节庆文化,通过供应链本地化(对接周边农产品基地)降低成本,拒绝资本驱动扩张,以区域密度形成竞争壁垒。
3. :胖东来提供免费退换货、细节化关怀(如货架高度适配不同身高顾客)、商品标签清晰标注产地特点,甚至为购物车设置消毒区。
4. :通过直采、冷链物流和精细化管控保障生鲜品质与价格优势。蜜雪冰城2012年自建供应链和生产基地,建立全国免费配送物流系统。
5. :鲜风生活融合“超市+餐饮”,淘小胖以“海量品类+特色体验”突围。
6. :胖东来以高薪资、带薪休假和反内卷文化出圈,证明社会口碑对品牌长期价值的影响。
当前,河南商超行业呈现新老共生的竞争格局。老牌企业如丹尼斯、胖东来等持续领跑,胖东来20余年仅在许昌、新乡开设13家门店,展现“慢工出细活”的耐心;新生代如华豫佰佳、鲜风生活、淘小胖等快速崛起,华豫佰佳7月推出旗舰店,鲜风生活8月连开三家社区店。
头部企业则试水全国布局。洛阳大张2019年进入苏州市场,打造长申购物广场;胖东来今年2月宣布首次走出许昌、新乡,将在郑州开设新店。
尽管成绩斐然,河南商超仍面临挑战。一位从业者指出:“省内供应链优势突出,但全国布局需突破能力边界和市场容量限制。”专家认为,胖东来模式具有示范价值,但非唯一转型方向。新生代企业在规模、数字化、全渠道运营和供应链深度上存在短板,发展潜力需长期观察。
如何避免模式被复制、在资本介入下保持独立性,是河南商超的现实课题。中国商超行业正进入“效率重构与体验升级”的新周期,转型需围绕供应链、数字化、业态规模和全渠道融合展开系统性变革。
河南商超的崛起,标志着中国零售业进入“多极化”时代。消费分层、技术赋能和本土化需求共同作用,未来竞争将更注重“在地性”和“人性化”。这一趋势为其他区域市场提供了“小而美”的参考样本。
在永辉超市调改店中,海鲜区为顾客沥干水分后称重,提供免费清洗、剖鱼、切段服务,并配备一次性手套。这些细节背后,是“以人为核心”的商业哲学胜利。
河南商超的成功证明:商业的本质是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与连接。在电商和算法主导的时代,河南企业家用朴实的方式诠释了商业的温度和价值——不追逐资本热点,不盲目扩张规模,而是深耕本土、注重细节,最终形成了令全国学习的“河南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