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晋江经验”下,食品鞋业如何借拼多多实现逆袭与产业突围?

   时间:2025-09-08 21:49 来源:天脉网作者:朱天宇

在中国县域经济的版图上,晋江始终是一个独特的存在。这座常住人口刚过200万的闽南小城,凭借53家上市公司、超4500亿元的总市值,在“苏大强”主导的县域经济格局中稳居全国四强。从“高产穷县”到“产业雨林”,晋江的蜕变背后,是一场持续二十年的产业突围战。

全球每5双运动鞋、5件泳装、5件夹克中,就有一件来自晋江制造;全国每五包零食里,也有一包带着“晋江基因”。但在这组耀眼的数据背后,是晋江商人“睡不着”的焦虑——当传统产业遭遇技术迭代与消费升级的双重冲击,这座“造梦工厂”如何突破“大树之下无大草”的魔咒?

答案藏在细分赛道的爆发中。2025年,洞洞鞋以“横扫千军”的姿态席卷市场,而这场消费狂欢的受益者之一,是晋江鑫舒踏鞋业。这家成立15年的拖鞋代工厂,在2019年外贸订单下滑后,毅然转向国内线上市场。总经理刘招阳赌对了“宅家经济”的风口:2021年注册品牌“海峡虎”,2022年投建洞洞鞋产线,以“质价比”为矛,开发出废土风、户外风等上百款新品。其中一款卡其色户外洞洞鞋,两年销量突破200万双,成为年轻人追捧的“追风神器”。

类似的逆袭故事在晋江不断上演。旋转扣童鞋品牌“太子熊”的创始人陈洪火,6年前还在老家九江经营童装店,如今已在晋江建厂注册品牌,通过拼多多一战成名;曾没落到“卖吊牌”的休闲男鞋品牌“公牛世家”,被鞋贩陈青福收购后,凭借原创设计的苍迹鞋(薄底、宽楦、环保网布)成为春夏爆款,单平台月销冲至百万元。

食品制造业的转型同样精彩。曾经以亲亲虾条、达利园蛋黄派、蜡笔小新果冻承包80后、90后童年味蕾的晋江食企,近年来在渠道大战中一度沦为配角。但“喜糖大王”金冠的创二代吴灿星,用无糖咖啡糖和情绪测试糖引爆了线上市场——前者添加甘草、枇杷,深受上班族喜爱;后者根据性格特质添加成分(如为情绪敏感者加入茶氨酸),上线即成爆款。

这些“中等生”的逆袭,折射出晋江产业的深层变革。从代工集群到自主品牌集群,从“森林”到“雨林”,晋江制造的二次突破,本质是一场优势再造的战役。正如赛迪方略发布的《2025中国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所示,晋江已形成1个超三千亿(鞋服)、1个超千亿(纺织)、2个超五百亿(食品、建材)、2个超三百亿(智能装备、医疗健康)的产业集群,但二三线企业的成长性仍是关键挑战。

面对技术壁垒偏低、同业竞争激烈、渠道抓手乏力的困境,晋江的解法是“工贸一体”战。5年前,当地出台电商扶持政策,引导企业拓展线上市场。安踏通过社群营销实现电商业务增长50%以上;雅客通过冻干棒棒糖、IP联名款触达95后、00后群体,30岁以下消费者占比从2019年的15%提升至2025年的42%;蜡笔小新将新品研发反馈周期从三个月缩短至一个月,整颗草莓果肉果冻上线拼多多三天即显千万级爆款潜质。

今年,晋江提出让“产业优势”变“工贸胜势”:揭牌“晋品出海”指挥部,海外仓数量翻倍;吸引跨境平台引流,推动“跨境电商+产业带”融合;聚焦研发创新、生产创造、展贸物流、服务配套,构建立体化供应链体系。这场变革的背后,是管理层经营理念的升级——从线下打法转向线上思维,从“撒胡椒面”式营销到“按需匹配”的精准运营。

回溯发展史,晋江的崛起始于改革开放的“穷则思变”。山多林密、人多地少的县情,倒逼出“爱拼才会赢”的商业基因。劲霸、柒牌、安踏的创始人们,正是从“洗脚上田”的农村“能人”起步,将草根工业推向世界。如今,创二代们接过接力棒,在双循环战略中寻找新坐标——从传统领域的“虎啸龙吟”,到细分赛道的“雨林生态”,晋江的下一站,是构建世界级的商贸水准。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更多>同类天脉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媒体信息
新传播周刊
新传播,传播新经济之声!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隐私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