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色的九月,师恩如同璀璨的光芒,照亮了文化的传承之路。近日,备受瞩目的第五届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艺术节迎来了一部重量级剧目——中国歌剧舞剧院精心打造的大型原创舞剧《孔子》。该剧于9月8日与9日在广州大剧院精彩上演,通过中国古典舞的曼妙韵律,深刻展现了孔子博大的精神面貌,引领观众走进这位至圣先师的思想世界,感受千年智慧的魅力。
舞剧《孔子》由孔子第77代嫡系后裔孔德辛执导,全剧巧妙分为六个篇章:《问》、《乱世》、《绝粮》、《梦回·大同》、《仁殇》及《乐》。通过宏大的舞台场景,生动再现了孔子周游列国的传奇经历,以及他在艺术上追求“尽善尽美”的理想人生。孔德辛导演运用“舞剧叙事”手法,尝试以“去神圣化”的方式,将孔子这一历史人物塑造成舞剧中的平凡而又伟大的形象。
剧中,“玉人舞”、“幽兰操”、“采薇舞”等舞蹈编排精妙绝伦,串联起孔子参政进谏、周游列国、危困绝粮、弦歌幽兰、晚年归鲁、删改《诗经》、撰写《春秋》等重要人生线索。这些舞蹈不仅探寻了孔子“仁、礼”思想的深刻内涵,更在动静之间勾勒出中华文化的独特韵味,唤醒了观众内心深处对古老文明的共鸣。
为了更贴近孔子的时代背景,主创团队深入研究历史资料,精心打造每一幕场景。《问》篇章中,舞者以流畅的舞蹈和深情的眼神,展现了孔子对未知世界的探索与渴望;《乱世》篇章则以激烈的动作和紧凑的节奏,凸显了孔子身处乱世的坚韧与智慧;而在《乐》篇章中,演员们通过优雅的舞姿与和谐的节奏,描绘了孔子晚年归鲁后的安详与满足。
舞剧《孔子》在舞美设计、服饰设计、色彩设计、舞蹈语言设计及音乐编排等方面均下足功夫,以春秋战国时期的文物为灵感,融入最具中国意境的舞蹈韵味。轻盈灵动的舞姿与优雅婉约的氛围,共同展现了中国古典艺术之美,将中国文化的深厚意蕴展现得淋漓尽致。
此次广州演出汇聚了杨思宇、黄腾、余瑜、王萱、朱寅、高旻、刘彬、李兆伦等众多优秀舞者,他们分别精彩诠释了孔子、妃、公、臣等重要角色。为致敬教育工作者,广州大剧院特别推出教师专享购票折扣,并在首场演出前策划了“翩跹舞韵,礼敬先贤”主题舞蹈快闪活动,邀请广东技术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舞蹈系的学生演绎《采薇》片段。同时,演出前厅设有“杏坛墙”主题背景板,邀请观众写下对恩师的感念与祝福,共同铭刻师恩、传承师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