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项关于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的新规正式落地,即《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于9月1日开始生效。社交媒体平台微博积极响应,发布了一系列措施以遵守该办法。
微博通过升级其产品功能和技术识别手段,对平台内识别到的AI生成内容进行了明确的标识处理。这些标识分为隐式和显式两种,旨在帮助用户区分内容是否由人工智能生成。
微博还推出了新的用户指引。当用户发布的文本、图片、音视频等内容为AI生成时,系统提示用户在“内容声明”功能中选择“AI生成”选项。这一举措不仅增强了内容的透明度,也体现了微博对用户知情权的尊重。
微博在公告中进一步指出,为了保障规定的执行力度,平台在投诉系统中新增了“未添加AI标识”的分类。如果用户发现平台上的内容疑似为AI生成但未进行相应标识,可以选择这一分类进行投诉。这一机制的建立,无疑为AI生成内容的监管提供了更为便捷的途径。
此次微博的新规实施,不仅是对《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的积极响应,也是对网络内容生态健康发展的一次有力推动。通过明确的标识和投诉机制,微博致力于为用户提供一个更加透明、可信的信息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