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平安郭晓涛:服务为王,巨头如何在危机中寻突破?

   时间:2025-08-30 14:53 来源:天脉网作者:赵云飞

中国平安,这家金融巨头正站在其37年历史中的一个关键转折点上。

在2025年中期业绩发布会上,中国平安董事长马明哲携公司高层管理团队亮相,透露了公司当前面临的挑战与机遇。“今年是平安成立以来危机感最强、战略执行最坚决、服务升级力度最大的一年。”马明哲在报告中强调。

会上,平安高管们针对投资策略、寿险改革及“AI in all”战略等市场热点问题进行了详细解答。财报显示,上半年中国平安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营运利润达到777.32亿元,同比增长3.7%;然而,归母净利润却同比下降8.8%,至680.47亿元。平安高管解释称,这一下滑主要受并表平安好医生、发行可转债及股票投资浮盈不计入利润表等多重因素影响。

尽管面临净利润下滑的压力,马明哲对半年报的评价依然积极:“整体经营保持稳健,彰显了公司的发展韧性与创新动力。”他特别提到,经过六年的深耕细作,由他亲自挂帅的寿险改革已进入红利释放期。上半年,平安寿险及健康险业务的新业务价值(NBV)同比大幅增长39.8%。

中国平安联席CEO郭晓涛在接受专访时表示,寿险改革的多渠道策略、“产品+服务”模式及AI赋能正在发挥显著作用,成为公司业绩持续增长的核心驱动力。他指出,在金融行业同质化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增值服务已成为构建差异化优势的关键。平安通过布局综合金融和医疗养老两大赛道,为客户提供差异化的服务体验,并赋能金融主业。

郭晓涛用“四到”和“六最”来概括平安的医养服务体系:“四到”即“到线、到店、到家、到企”,旨在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健康管理服务;“六最”则是指通过这一服务体系,让客户能够找到最合适的医疗资源,获得最满意的客户体验和治疗效果。

在推进综合金融+医疗养老战略的过程中,平安期望实现“三高”+“三促”的目标。即通过综合金融服务提升客户价值、促进业务成长和客户留存;同时,通过医疗健康养老服务赋能主业,促进销售、跃迁和留存。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6月末,近63%的平安个人客户同时享有医疗养老生态圈提供的服务权益。

马明哲携高管出席业绩会

寿险改革方面,自2019年启动以来,平安寿险历经六年探索,终于迎来收获期。上半年,寿险及健康险业务新业务价值同比增长近四成,达到223.35亿元。郭晓涛认为,低利率环境下,寿险已成为中产阶级财富配置的重要选择。通过“产品+渠道”的改革,平安寿险成功释放了多渠道策略、“产品+服务”及AI赋能的三重红利。

在渠道拓展方面,平安寿险从单一的代理人渠道拓展至银保渠道、社区金融渠道等多元渠道。上半年,非代理人渠道的新业务价值占比超过36%,银保渠道实现了爆发式增长。同时,平安积极拥抱监管部门推进的“报行合一”和个人营销体制改革,持续优化代理人队伍素质、产能和收入。

监管部门推进实施“报行合一”等政策

平安产险的综合成本率明显改善,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上半年,平安产险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1718.57亿元,同比增长7.1%;整体综合成本率降至95.2%,同比优化2.6个百分点。其中,车险业务通过科技赋能和费用精细化管理,实现了运营成本的大幅下降。同时,新能源车险市场成为平安产险的新增长点,上半年首次实现承保盈利。

中国平安保险资金投资组合规模持续增长

在资产配置方面,中国平安坚持“三可”原则,即经营可靠、增长可期、分红可持续。公司投资策略与负债端紧密匹配,通过久期匹配、成本匹配、现金流匹配、收益率匹配及监管要求匹配等五个方面的努力,实现投资端与负债端的联动效应。作为长期资本,平安适度加大权益配置,围绕代表新质生产力的成长股和高分红的价值股进行布局。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更多>同类天脉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媒体信息
新传播周刊
新传播,传播新经济之声!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隐私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