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媒体融合与超高清视频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传统广电行业正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转型风暴。作为新媒体视听领域的佼佼者,芒果TV凭借其深厚的创新底蕴,始终引领着行业的变革潮流。
随着用户规模的迅速扩张和内容形态的不断丰富,芒果TV的业务版图正以惊人的速度扩展。然而,这一迅猛发展的背后,传统制播体系逐渐暴露出难以适应新需求的困境。尤其是多画面监测这一关键环节,面临着成本高企、资源利用率低下、跨平台布局僵化以及技术安全风险高等诸多挑战。
为了破解这些难题,芒果TV携手华为,基于鲲鹏计算平台共同打造了“芒果智能监测云平台方案”。这一方案不仅打破了传统监测系统的技术枷锁,更为广电行业的智能化升级树立了新的标杆。
芒果TV面临的首要挑战是传统监测系统的高昂成本与低效利用。传统系统依赖于昂贵的专用硬件设备和商业软件许可,随着超高清内容的普及,硬件投入呈指数级增长。而在大型综艺直播中,需要同时监看上百路信号源,但传统X86架构服务器因算力瓶颈导致画面卡顿、响应延迟,严重影响了播出安全与制作效率。
针对这些痛点,华为鲲鹏以其全栈自主创新的技术架构、高性能低功耗设计以及开放生态体系,为芒果TV提供了高效可靠的算力支撑。基于“鲲鹏+昇腾”全栈计算能力,双方共同构建的“芒果智能监测云平台方案”实现了多信号源合成、实时监看、灵活布局与信号源技审监测的一体化。该平台全面支持自主创新的超高清标准HDR Vivid和Audio Vivid,以及AVS系列编码标准,为芒果TV海量内容的高效生产与处理提供了坚实的算力保障。
在具体技术实现上,鲲鹏920处理器以其多核设计与高内存带宽,突破了传统单机路数限制。在芒果TV的多画面合成监测系统中,单台鲲鹏服务器即可支持24路4K超高清信号实时监看与技审,相比传统X86方案提升了167%。这一突破使得芒果TV在大型节目中能够仅用单台服务器实现大规模监控,显著降低了硬件成本。
华为还通过编译器优化与开发工具链,将鲲鹏硬件性能发挥到极致。毕昇编译器通过链接时优化技术,使芒果TV的多画面合成系统性能提升1.5倍以上。而鲲鹏DevKit则提供了全栈性能分析工具,帮助芒果TV快速定位系统性能短板,并结合优化建议使系统性能再提升20%。
在媒体制播的特殊需求方面,华为BoostKit应用使能套件提供了场景化加速。针对视频编码这一最耗资源的环节,BoostKit深度优化的HW265编码器相比开源x265编码器性能提升3倍以上,使4K实时编码成为可能。同时,在WEB端可视化布局场景中,结合鲲鹏网络加速引擎,实现了端到端延时低于50ms的极致体验。
这一系列的技术创新不仅优化了芒果TV的生产效率与成本结构,还实现了用户体验与直播能力的跨越式升级。在《歌手2025》等大型直播项目中,芒果TV成功树立了超高清直播新标杆。24路4K超高清信号的同时监看,使导播能够清晰掌握所有机位细节;而直播过程中的画面调整等操作延时低至50毫秒,真正实现了“所见即所得”的丝滑操控。
芒果TV的成功转型,不仅是一次技术上的革新,更是对整个媒体生产体系的深刻重构。从支撑海量内容处理的核心技术底座,到驱动日常运营的业务流程,都实现了质的飞跃。这一全方位的跃升,为芒果TV在新媒体平台的领先地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