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家对虚拟现实与数字经济融合政策的不断深化,数字人技术作为元宇宙时代的核心驱动力,已在内容创作、电商直播及品牌营销等多个领域展现出巨大潜力。面对这一趋势,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急需构建数字人新媒体实训室,以技术、产业与教学深度融合为目标,培养掌握数字内容生产及运营新技能的复合型人才,为文化产业数字化转型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在此背景下,广州虚拟动力推出的数字人新媒体实训室解决方案,为高校提供了一个系统化、模块化且跨专业的实践教学平台。该方案覆盖了数字媒体艺术、新媒体、动画制作、虚拟现实、元宇宙、新闻传媒、电子商务及游戏制作等多个专业领域,构建了一条从数字人建模、驱动到内容生成与运营推广的全链路实训路径,有效促进了学科间的交叉融合。
该解决方案包含两大核心套装:高精度动捕实训系统与无穿戴视觉动捕系统。
高精度动捕实训系统以先进的惯性动捕技术为核心,使学生能够全面掌握从动作捕捉到数字人内容输出的完整流程。学生只需穿戴惯性动作捕捉套装,即可通过实时驱动软件将动作与表情映射至虚拟角色,并一键推流至主流直播平台。这一功能不仅让学生亲身体验虚拟人直播的全过程,还推动了“理论教学+实训练习”相结合的元宇宙内容生产教学模式的形成。
该系统还配备了短视频渲染平台,学生可利用动捕引擎快速录制动作数据,自主设置镜头、机位与渲染参数,输出高清动画序列帧。这一低门槛、高效率的内容生成方式,尤其适合无动画基础的学生,促进了跨专业协作,提升了实训室的使用效益。
无穿戴视觉动捕系统则采用视觉识别技术,仅需佩戴轻便的无线面捕头盔,即可实现高自由度、高表现力的数字人驱动。该系统支持身体、手指与表情的精细化捕捉,让学生在进行虚拟表演与直播时更加自然、灵动,增强了内容的表现力与感染力。同时,该系统还面向展陈设计、游戏开发等专业开放,支持学生将无穿戴动捕技术应用于VR大空间交互、沉浸式展览、体感游戏等场景,通过跨学科项目实践,深入探索数字人在更广阔领域中的创新应用。
为进一步提升实训效果,该方案还选配了3D人脸扫描设备与AIGC 3D数字人视频生成平台。3D人脸扫描设备支持学生从建模到驱动的写实数字人开发全生命周期,贯通了动画、元宇宙、新媒体等专业实践环节,促进了跨专业项目合作与综合能力培养。而AIGC 3D数字人视频生成平台则让学生无需真人出镜或复杂制作流程,即可通过AI生成数字人讲解视频,快速掌握数字人口播、品牌营销等新型内容形态,提升了IP运营与数字化传播技能。
数字人新媒体实训室不仅是技术训练的平台,更是跨学科融合与创新内容的摇篮。随着AIGC、实时渲染、交互叙事等技术的不断发展,高校可通过此类实训平台进一步拓展“虚拟+现实”教学场景,构建更加开放、协同且具有前瞻性的数字教育生态,为元宇宙内容生产与数字经济的发展持续输送具备实战能力与创新思维的高素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