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资本市场关注到万马股份(股票代码:002276.SZ)股价出现波动,8月18日开盘时低开1.84%,随后跌幅有所收窄,至9时36分时报价为15.58元每股。
此番股价波动背后,源于万马股份前一晚发布的公告。公告显示,公司及相关责任人收到了浙江证监局下发的《警示函》。该函件指出,万马股份存在部分投资事项未按规定及时经董事会审议并公开披露,以及部分投资项目重大进展信息未披露或披露不及时的问题。
具体违规情况包括:2022年3月,万马股份子公司签订了一项总额达10亿元的环保线缆高分子材料项目投资合同,但直到当年5月才提交董事会审议并对外公布。同年10月,子公司与控股股东相关企业共同设立产业基金,出资0.51亿元,这一事项同样延迟至11月才披露。2021年10月万马股份曾计划出资2亿元参与一个5亿元的产业基金,2022年8月基金合伙人结构发生变化,子公司出资额调整为1.95亿元,占比升至70%,这一重大进展直至2022年10月才公告。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延迟披露的时间点与公司的股价走势呈现出一定的关联性。例如,2022年5月中旬,在相关信息公开后,万马股份的股价迅速上升;同年8月至10月间,股价再次走弱,而在公司披露基金变动信息后,股价又有所反弹。
对此,浙江证监局对公司及时任董事长李刚、总经理徐兰芝、时任总经理张珊珊、董事会秘书赵宇恺采取了出具警示函的监管措施,并将此记录入证券期货市场诚信档案。值得注意的是,涉及相关事项的时任董事长李刚已于两个月前因工作调动原因辞职,但仍在公司担任其他职务。
针对此事,记者以投资者身份联系万马股份,但多次尝试均未能联系到相关负责人。公司在公告中表示,将吸取教训,加强对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和落实,并强调此次行政监管措施不会对公司正常的生产经营管理活动产生影响。
作为一家成立于1989年,并于2009年在深交所上市的企业,万马股份近年来经历了重大资产重组,业务涵盖了新智造、新材料、新能源三大领域。目前,公司正处于业绩修复阶段。2024年财报显示,公司营收达到177.61亿元,同比增长17.46%,但归母净利润却同比大跌38.57%。不过,2025年一季度,公司“增利不增收”的现象有所好转,当季营收同比增长4.43%,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