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剧投资热背后的陷阱:如何避免成为“暴富梦”的牺牲品?

   时间:2025-08-16 14:48 来源:天脉网作者:陆辰风

近期,短剧投资领域频发诈骗案件,引起了广泛关注。其中,王志红的经历尤为引人深思。

王志红在浏览本地官方媒体微信公众号时,被一则广告吸引,下载了一款名为“沐歌短剧”的App。起初,他被平台上的小额投资回报所吸引,初次投入500元后成功提现583元。尝到甜头后,王志红开始加大投入,逐渐对平台“保本保息”的承诺深信不疑。3月,他投入5300元,七天后便拿到了1174元分红。到了4月,经过几次成功提现,他更是毫不犹豫地投入了10万元,并为妻子购买了一个“区域代理”资格。

然而,5月22日,王志红的美梦破灭了。当他准备提取收益时,发现已经无法提现。此时,他才意识到可能遭遇了诈骗。目前,该案件已符合刑事案件立案标准,公安局已立案侦查。

短剧行业的快速发展,让无数投资者看到了商机。然而,随着短剧市场的火爆,不法分子也开始利用这一热潮进行诈骗。据观察,这些诈骗平台往往以高回报率为诱饵,吸引大量投资者投入资金,最终却以低质量成品交付,甚至是卷款跑路。

在沐歌短剧诈骗案中,诈骗手法尤为复杂。平台不仅通过虚假短剧投资项目进行诈骗,还涉及传销式推广。投资者在初期往往能够小额提现获取信任,但一旦大额资金进入,平台便关闭提现功能,投资者血本无归。

资深短剧从业者陈柯表示,这些诈骗平台的出现,正是利用了短剧“高流量、低门槛”的特性。它们拙劣地模仿了短剧行业中真实存在的运作模式,以高回报率为诱饵,吸引大量投资者投入资金。

实际上,正规的短剧项目投资流程远比这些诈骗平台所描述的复杂。一般短剧项目的投资,首先需要进行剧本评估,随后立项、招募制作团队,并根据预算评估制作费用。投资金额往往是几十万元,偶尔也会有个别精品剧投资金额达到上百万元。

然而,在诈骗平台中,这些流程往往被简化为虚假的“认购原始股”、“项目认购”等形式,投资者在不了解剧目和投资回报可能性的情况下,便轻易地将资金汇入个人或第三方公司账户。

律师喻皓指出,这些诈骗案件频发的原因在于短剧行业的高流量和低门槛特性被不法分子滥用。他们通过伪造短剧项目或冒用正规公司名义吸引投资,初期允许用户小额提现获取信任,待大额资金进入后便关闭平台卷款跑路。

喻皓还总结了另外两类有关短剧的诈骗案例,包括承诺虚假投资收益的集资类诈骗和传销式推广诈骗。这些诈骗手段层出不穷,让投资者防不胜防。

为了避免掉入短剧投资的陷阱,专家建议投资者应保持高度警惕,对任何承诺“保本保息”、“稳赚不赔”且收益率远超正常水平的投资项目保持谨慎态度。同时,投资者还应仔细审查投资平台和项目的合法性,避免被虚假宣传所蒙蔽。

短剧投资领域虽然充满机遇,但同时也隐藏着巨大的风险。投资者应谨慎选择投资项目,避免成为诈骗的受害者。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更多>同类天脉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媒体信息
新传播周刊
新传播,传播新经济之声!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隐私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